医学教改 也与普通民众 息息相关
2017-07-14 07:02:00 来源:长江日报

医学教改

也与普通民众

息息相关

□罗志华(广西医生)

在7月12日举行的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连用了两个“第一次”,来形容这两天国务院在医学教育改革领域频出的“大动作”——“新中国成立以来,以国务院办公厅名义就医学教育改革发展这一专项工作出台文件,是第一次。国务院副总理亲自出席医学教育改革发展工作会议并作全面系统部署,召开这样一个高规格、高层次、大规模的会议,也是第一次”。(7月13日《中国青年报》)

医学教改这个大工程,首先对教育系统提出了新要求。招生计划、专业设置、课程和学时安排等,都关系到医学人才的质量。多年来,医学院校的录取分数偏低,不少医学院校以二本线录取,专科教育还比较普遍,以至于到目前,我国本科以上学历的医师只占总数的51%。但医学理论比较深奥,又涉及多个基础性学科,医学教育必须适应这些特点,逐步实现本科临床医学类专业一本招生。此外,全科医生专业、儿科专业招生人数太少,远远满足不了需求,这都需要教育系统进行改革。

但即使培养出足够多的医学人才,医疗系统使用不好他们,人才也会流失。当前,医生普遍希望到大医院工作,且医院越大吸引力越强,不少医生不愿到基层,即使到了基层,也很难安于现状。就算在大医院里,儿科、急诊、妇产等科室的医生也流失严重,通过医改来化解人才难题,通过人才配给化解医改难题,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循环。

更要看到,当医学专业仍不受家长和考生待见时,医学专业一本招生或将难以实现;当全科医生仍被认为水平一定低于专科医生时,院校也难以招满全科医生名额;当社会仍普遍认为儿科医生不仅累而且待遇差时,儿科医生荒就得不到根本缓解。

医学教改离不开一定的社会氛围,因此这项改革不只是相关部门的事,也与普通民众息息相关。唯有社会普遍认同医生尤其是紧缺专业医生的价值,尊重他们并给予其较高的社会地位,让他们工作更有尊严、待遇更能体现其价值时,方能让相关医学专业产生足够的职业吸引力。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