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法治信仰融入国家 民族和人民的血脉
2017-08-22 07:05:00 来源:长江日报

记者黄征通讯员张欣

6集政论专题片《法治中国》18日起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我市党员干部积极收看,他们纷纷表示,要不断弘扬法治精神、凝聚法治共识,让法治信仰融入国家、民族和人民的血脉。

弘扬法治精神凝聚法治共识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观看时我热泪盈眶,深深地为自己身在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家与民族而自豪。”武汉市司法局律师工作管理处处长李峥说。专题片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丰富内容和深远意义,客观公正地进行了宣传普及,他身为一名法律工作者深感使命重大,要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感情认同,切实担负起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责任。

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中国建设取得不朽的历史成就。市纪委研究室(法规室)副主任胡启认为,专题片既是对这一历史阶段的全面总结和回顾,更是面向未来的宣言书和进军鼓,他说:“法治建设永远在路上,我们要进一步弘扬法治精神、凝聚法治共识,镌刻法治信仰、贯彻法治思维,强化监督执纪问责,让法治信仰融入国家、民族和人民的血脉。”

市统计局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王珊说:“我们作为公职人员,要从心底里牢固树立宪法和法律之上的思维,始终坚守法律权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让人民群众在任何时候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法治是人民幸福安康的重要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举措有力、成就丰硕、经验丰富。市商务局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范睿最深刻的感受是,“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人民幸福安康的重要保障”。他表示,基层是国家法律贯彻执行和全面依法治国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落实的“晴雨表”,身为党员领导干部,将更加着力地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中抓好法治建设,扎实推进法治型机关建设。

武汉市供销合作总社监事会主任冯青华说,学习后心情很振奋,同时也坚定信心去做好本职工作,依法行政、依法履职。

武汉市社会主义学院办公室主任杨新感触最深的是《民法总则》的出台:“民法典作为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其立法进程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公民权利的保障是密切相关的,《民法总则》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对公民权利的保障更加有力,法治中国值得人民期待。”

观看专题片后,江岸区委政法委副调研员熊琳表示大受鼓舞,深切感受到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在工作中,要进一步强化基层“法治”,让法治建设扎根基层、法治观念深入人心、法治红利惠及群众。

当好法治建设的推动者和捍卫者

法治建设、公平正义,始终是当前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全社会的最深关切。市委法治办专职副主任范礼奎认为,重视法治建设、提升法治水平、建设法治社会,是世界治理大势、社会管理所需、人民所愿所盼。法治兴则城市兴,我市深入推进“法治武汉”建设,为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今后我们要更加重视法治,共举法治大旗、共襄法治建设,为大武汉复兴之路保驾护航”。

市委法治办法治处处长张健认为,专题片全面展示了法治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进一步坚定了全面依法治国的信心和决心,令人鼓舞,催人奋进,“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新征程中,我们要坚定法治信仰,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当好法治建设的建设者、推动者和捍卫者”。

网友声音>>>

@小米核潜艇:支持依法治国,法律公平,我们每一个公民的个人权益才能得到保障。

@猫明: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大到国家的政体,小到个人的言行,都逐渐纳入到合理的法治框架中运行。

@内心平和: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认真践行法治理念,把法治的概念传播到社会中,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作贡献。

@小行: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强化法治观念,就是要带头依法办事,带头遵守法律,对宪法和法律保持敬畏之心,工作内外一切以法律为准。

@阳光om02:支持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叮当2008:民之所望,施政所向。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既是政府转变职能的重要方式,更是推进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抓手。

@法律工作者“为民”:既要通过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进一步优化审判权力运行机制,也要充分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以促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记者金雯整理)

法治关乎每一个人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