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抓住人才 谁就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2017-09-15 07:07:00 来源:长江日报

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时指出,要建立灵活的人才激励机制,让做出贡献的人才有成就感、获得感。不管是哪个国家、哪个地区的,只要是优秀人才都可以为我所用。

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时指出,要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广开进贤之路,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等各方面优秀人才吸引过来、凝聚起来,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

一、思想观念创新

1、要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武汉,关键在人才。引进一名高端人才,就能集聚一个创新团队,培育一个创新企业,甚至带动一个创新产业。

2、在经济发展方式从“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的当下,全国各地都抢着招才引智。坐拥“近水楼台”,武汉不能错失“得月”先机。

3、大学生和校友资源是武汉重要的战略资源,充分发掘武汉校友和大学生“两大富矿”,大兴识才爱才敬才之风,创新引才留才用才之举,把独特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竞争胜势。

4、留住大学生,不能“顺其自然”,一定要“刻意人为”。要让广大青年在武汉集聚,让活力在这座城市涌动,让梦想在这里成真。

5、“四大资智聚汉工程”不仅要成为人才战略,更要成为一项人口战略,目的是优化人口结构,再赢人口红利。

二、行动实践创新

1、将招才引智列为“一把手工程”,成立市招才引智工作领导小组。

2、设立招才局,实行“虚拟机构、实体运作”,建立“一张政策清单”,实现“一个窗口对外”,促进人才资本、项目深度融合,形成招才引智一盘棋的大格局。

3、推进“大学+”发展模式,大力推进实施“四大资智聚汉工程”,全方位招才引智。

4、打造青年之城、梦想之城、创新之城、活力之城,聚力发展“菁英经济”“校友经济”“院士经济”“海归经济”,让人才、资本、智力和先进管理的活力在武汉竞相汇聚迸发。

三、政策举措创新

1、建立招才大数据,对招才重点领域的领军企业、企业家、创新创业团队等对象,量身定制招才项目。

2、聘请陈东升、雷军等16名知名企业家为“招才顾问”“招才大使”。

3、建设推出大批人才公寓、创业工位,推动落实大学生落户、安居等九大政策,吸引更多大学毕业生留汉发展。

4、成立“在汉高校校友总会联盟”,推进大学校友资智回汉专场活动及投资项目快速落地。

5、进一步吸引海外科创人才来汉发展,将在长江新城布局“武汉科学城”,建设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在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依托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武汉片区,打造国际人才自由港。

(记者李佳整理)

【武汉在创新】

今年4月9日,新华社以《虚拟机构实体运行武汉率先成立招才局引“智”》为题,报道武汉成立招才局。

6月6日,《南方周末》以《武汉招才“局”:留住百万大学生请回百万老校友》为题,报道武汉几个月来招才引智工作。

8月26日,央广网以《武汉大学资智涌动江城1500亿校友资本助汉腾飞》为题,报道武汉百万校友资智回汉高校专场活动。

华中科技大学校友、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丁宏祥认为,武汉到了投资的战略机遇期,利用好形成生态链的校友资源,是城市招才引智“很高明的一招”。

武汉大学校友、著名企业家陈东升认为,成立招才局是一大高招,可以形成“人才—创业—企业—产业—就业—人才”的良性循环。

武汉大学校友、著名企业家雷军认为,“招才局”这个策略站位很高,抓住了问题本质。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认为,武汉要汇集全球创新资源、成为未来全球最有创新活力、最有实力的地方,诚招天下英才是找准了路子。

(记者李佳整理)

【舆论反响】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