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万旭明
问一位殿堂级的电影大师,怎么拍电影,他的回答会非常简单。22日,匈牙利导演贝拉·塔尔出席第12届华语青年影像论坛的大师论坛,与中国导演刘杰、李睿珺,影评人周黎明一同分享创作心得。被誉为21世纪最后一位电影大师,贝拉·塔尔却劝告年轻人“你们是未来,我已是过去。去聆听世界,而不是旧形式。”他的作品被现场的年轻人们称赞为“每一帧都近乎完美”,他却反复强调“你们还年轻,就要打破规则做自己。”
贝拉·塔尔在开幕式上记者刘洪洋摄
为何拍?“不要想观众,想你自己”
因为贝拉·塔尔的到来,不少影视专业的大学生从武汉各地赶来“听课”。对这些即将走出校园的学子而言,一大迷茫是:“拍电影是要展现个人意志,还是与大众融合?”
作为当代最有人文精神的作者型导演之一,贝拉·塔尔的答案是不言而喻的:除了真实的内心,没有什么规则需要谨守。“不要想着成功,不要想着平衡你的意志和市场的需求,只要诚实地表达自己,拍你真正想说的。因为每一个观众都是不一样的,你不可能满足所有的观众”。
“艺术家”也是不要去想的,贝拉·塔尔常对自己的学生说:“你们不是艺术家,只是学生。只有20年之后,你的作品依然能打动人,能被人认可,人们才会给你艺术家的头衔。”
就连自己这个“大师”,也不在参考范围内,“不要忘记了,你们是电影的未来,我已经是过去了。请聆听这个世界,而不是旧的形式。你们还年轻,不尝试打破规则,电影事业要如何继续?”
怎么拍?不是镜头越长越有艺术
在贝拉·塔尔的作品里,最著名的就是长镜头、黑白画面等。现场有学生就形容其作品为“每一帧都是近乎完美的构图和画面”,但导演自己并没那么在乎。“长镜头就是电影的一种工具,它是次要问题,重要的是表达自己。”至于剧本,虽然他会从文学中获得很多灵感,“但我本人并不相信剧本和文本形式,我通过电影可以创造另一种张力,这是文学里看不到的。”对他而言,镜头、剧本、流程之类就像菜谱,可以作为指导,但完成一道菜还得靠自己。
导演刘杰也表示:“长镜头的关键在于是否适合你要表达的内容,以及长镜头里是否有内容、有生命。”导演李睿珺则补充道:“长镜头是美学的一部分,可以给演员一个相对完整的表演空间,但不能形式大于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