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城市文明 进程的“后发优势”
2017-10-09 07:10:00 来源:长江日报

□梅明蕾

国庆节前、节中的数天里,到日本和国内几个城市走了走,别的不说,尤对一些城市的文明建设状况有一个深刻印象,当然,参照系是我生活于斯的武汉。

武汉近段时间不是规范汽车过斑马线时礼让行人吗,于是便特别注意了这方面的情况。在日本的大阪和东京,只要有行人过斑马线,甚至只要发现行人有通过的意图,过往车辆笃定远远就停稳,耐心等行人全部通过,才慢慢加油启动。上海这方面也有相应规范,只不过与日本的几个城市相比,等待行人通过的车辆并未完全停下,而是徐徐靠近马路上的匆匆过客,多少给行人施加了几分安全上的压力。武汉这方面算是“后发者”,虽然正强调规范并初见成效,但与上述先行城市相比尚有差距,车辆与行人抢道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很多时候,车让人“让”得颇不甘心。

再说城市垃圾处理。日本城市的清洁程度,不夸张地说,达到了令我们吃惊的程度。更奇特的是,大街上没有垃圾筒(箱)一类的设置。关于这一点,我前往的四个日本城市的国人导游,不约而同地拿矿泉水瓶作例来介绍日本的垃圾分类:按照他们的分类原则,一个废弃的塑料水瓶,是要将瓶盖、瓶身及其上的商标纸分放到不同的垃圾收纳处,否则,相关工作人员将拒收那些“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家庭(单位)废弃物。这样的大环境下,谁又胆敢在公共场所造次!

如是看来,城市垃圾筒的设置,应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最初街上应该没有垃圾收纳装置,各家(单位)自扫门前雪,公共场所或成一个大垃圾场。随着市民生活品质和城市文明水准的提高,公共场所才逐渐广设垃圾收纳装置。及至后来,城市垃圾处理成为一个大工程,一门大学问,垃圾分类提上日程,公共垃圾筒又逐步取消(如日本)。

就城市文明建设而言,应该承认,包括日本在内的发达国家是“先发者”。虽是“先发”,以日本为例,达到眼下一个较高的水准绝非一日之功,想必在理念的建立,制度的安排,国民的教育,规章的落地等诸多方面,一定经历了许多曲折或反复,付出了不菲的代价。然而正如世界经济发展进程所显示的,“先发”有先发的劣势,“后发”有后发的优势,这道理放到城市文明建设上来,应无大谬。

完全照搬“先发”国家和地区的做法难免水土不服,但从更大的时空尺度看,城市文明进程总会依存一定之规(律)。精明的“后发”者定会细心审视“先发”者走过的路,吸取其教训,光大其精华,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后发优势”,最终大幅缩短我们实现同等标高的时间。

(作者为武汉资深媒体人)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