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区制改革” 让孩子享受到家门口优质教育
2017-11-15 07:14:00 来源:长江日报

本报讯(记者刘嘉通讯员邹永宁)在这一年里,哪些武汉教育大事影响了江城学子、家长和教师?11月6日—11月13日,武汉市委教育工委、武汉市教育局面向社会征集2017年武汉教育十件大事。一周之内,数千名家长及网友通过长江日报微信公众号、长江日报官方微博、“超级云课堂”微信公众号等渠道,讲述自己心目中的教育大事。

“我孩子学校今年被名校托管,这是孩子学校的大事,也是我们家的大事。很多转走的学生,今年主动转回来了。”网友“阮同学的妈妈”的这条留言,最能代表市民们的心声。今年,义务教育学区制改革深入推进,一批“名校”托管普通学校,让更多孩子享受到家门口的优质教育。这些学校让学生和家长们得到了真正的实惠,成了武汉家长们心中的头等大事,近百名家长的留言都与此相关。网友“蘑菇”留言说:“我是江岸区的家长,孩子今年对口的普通初中开设了实验班,是名校老师来上课,我不用费劲给孩子择校了。”

今年9月,44所中小学、幼儿园完成新、改、扩建,新增2.2万个学位,每一个学位都对一个家庭产生了重要影响。网友“钟志国”说,小孩明年要上幼儿园,本想着每天接送要个把小时,现在家门口新建成了一所公办幼儿园。“学费低、距离近,太棒了。”他希望每个小区的配套幼儿园都能落实到位,让年轻的家长们无后顾之忧。

徐道启是天河机场的一名普通工人,两个女儿都在武汉市旅游学校读书。他特意托女儿在“超级云课堂”微信后台留言,感谢教育部门为中职学生免除学费的政策。徐道启一家四口全部经济来源就是他每个月2000多元的工资,要供两个女儿读书。今年初,“实行市、区属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费”,徐道启的女儿成为享受这一政策的16360名中职学生之一。他感叹,现在负担减轻不少,希望以后这种惠民利民的政策越来越多。

目前,教育部门正在对征集到的市民留言进行整理,近期将在长江日报官方微信集中展示,邀请市民投票,评选出2017年武汉教育十件大事。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