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昼短夜长 老人走失高发
2017-12-19 07:17:00 来源:长江日报

本报讯(记者姚传龙通讯员王辉)12月17日晚上11时15分,硚口区武胜路凯德广场附近,一名老人坐在马路边的人行道上,身上的衣服被打湿。气温接近0℃,路上行人很少,汉中派出所巡逻民警殷博停下巡逻车,上前询问老人是否需要帮助。

面对民警,老人很激动,在他的印象里,自己是在下午2时从家出门的,自己摔进了一个水坑,打湿了衣服。至于现在在哪里,为什么会走到这里,老人都说不清。

天寒地冻,为避免老人冻病,殷博将老人扶上车,带回到派出所。在所里,民警给老人倒了热水,打开空调。从老人随身携带的老年证中看到老人姓名,并以此查出老人的住地:江岸区二七路附近。

12月18日凌晨0时15分,殷博驾车将老人送到二七路的家中,可是老人家中大门紧锁。无奈,殷博只有第二次将老人带回所里。在和老人的进一步沟通中,老人又回忆起孙女的相关信息,民警据此找到了老人的孙女。

凌晨2时,殷博将老人再次送到二七路,老人的孙女已经在家中等候。

从12月14日至17日,4天时间里,硚口区公安分局将3位老人送回家。12月14日晚上6时,古四警务站民警王骏在巡逻过程中发现72岁的余姓老人躺在花坛中,根据老人手上的黄手环,王骏将迷路10小时的老人送回家。当天晚上9时,一名64岁的婆婆被汉正街警务站民警郑荣炎发现,经过多方查找后,也将老人送回家。

目前,民警将着手为走失的老人订制黄手环,以防他们再次迷失。

根据统计数据,冬季是老人走失的高发季。硚口公安分局民警分析:“首先冬天昼短夜长,老人行动缓慢,很可能不能按预想的时间回到家,天黑之后,老人判断方位的能力减弱,出现方向迷失;其次季节变化导致老人恍惚、精神忧郁、脑梗塞等情况发生,从而导致老人走失警情增多。”

对此,民警建议家属留有老人近期的照片,为老人佩戴黄手环,方便出现意外时寻找。“很多走失老人不是说不出家庭住址和子女联系方式,而是觉得自己有能力找到回家的路,不需要民警帮助,有的老人甚至不愿意佩戴子女制作的联系卡片,以证明自己没有老。”民警呼吁,希望子女们在与老人沟通时尊重老人的心理。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