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景区物价降下来 木兰花乡的探索值得鼓励
2023-05-24 06:04:00 来源: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驻京记者柯立

5月22日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接受长江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木兰花乡主动谋求景区商户降价,从景区管理者的角度开了一个好头,是非常值得鼓励的一个探索。”

戴斌说,景区管理者通过主动和商户协商,把景区物价降下来,实际上是着眼于长远,有利于景区的长期发展,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特别是大众旅游时代,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开了一个很好的头,做了有益的尝试。他同时建议,一定要妥善处理好景区、商户和游客三者之间的利益平衡,保护各方面的利益,兼顾可持续性和长久性,把好事办好。

■各担其责实现景区商户和游客利益平衡

戴斌分析,景区商品的物价比社会上要高,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一是景区提供了经营场地,商户向景区交的租金或管理费相当于出租车要交份子钱,是景区物价的构成要素之一。二是景区餐饮的供给是有限的,供给有限的情况下价格就会上去。三是在节假日期间游客激增,需求也会被拉动。

“景区里物价高,某种程度上是经济运行的一个客观规律,通常由供给或需求推动。”戴斌说,在景区要想使物价降下来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要想长期进行下去得从价格运行的规律上去思考、做文章。一是各方要承担共同有区别的责任,景区要求各商户把价格降下来,需要像木兰花乡那样,通过多层、多重的协商沟通,让大家形成共识。二是景区的经营者实际上相当于市场,为平抑景区物价,其管理费或房租也要下调到合理区间。三是对于个体工商户税费这一块,从地方政府来说,也要有相应的调整。也就是说,要千方百计把商户的负担降下来,然后在此基础之上,让商户让利于消费者,着眼于长期的发展。景区、商户、市场管理者、顾客之间要达到一个平衡。

■景区可有意识多引入一些品牌店

戴斌还提出了两条建议。一是景区与商户的合同关系,可以从长期合同调整为短期合同。如果商户不按照景区的要求来做的话,可能就会终止续签合同,对商户形成一种压力。二是景区的管理者要有意识引入一些品牌店。为什么很多消费者会觉得景区的物价高,因为它不具有可比性。引入品牌商家,一是商户和景区的议价能力会提高,二是会珍惜自己的品牌。比如麦当劳、肯德基在外面10元一个的汉堡包,在景区里通常也不太可能卖50元一个。

他认为,选择商户也是一个策略,不能一味地价高者得。像有的景区商户招租,一天房租8000元,这么贵的房租,商户只能提高价格,不然就亏本了,这也是违背市场规律的。对于商户的选择,景区要多做一些工作,多开展一些调研,多引入一些品牌店。商户从维护整个品牌形象的角度,会有价格下调的动力。

■相关部门应从严从快查处损害消费者权益行为

节假日通常是游客投诉的高峰,由于供不应求,价格容易上调。戴斌建议,这个时候,旅游主管部门、物价部门、市场监管部门等一定要尽职尽责,对短斤少两等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从严从快查处、决不姑息。戴斌注意到长江日报相关报道的一个细节,木兰花乡景区有些商户开始卖小份的食品,“这个做法很好,让游客有更多选择”。

“游客最担心的,就是短斤少两、强买强卖、欺诈消费,很多的舆情都是从这里面起来的,所以市场监管部门要跟得上。”“当然关键还落在我们景区管理者身上,要有着眼于长期的心态。”他建议,可通过不断地动态调整租金、管理费或商铺的地理位置等,对于降低物价的商户,采取一些鼓励措施。

戴斌认为,总的原则是承担好“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把好事办好。比如,景区将门票价格下调,吸引更多的商户、更多的游客来。游客多了,景区和商户都可以赚到更多的钱。在这样的共识下,大家分别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实现景区、商户和游客三者之间的利益平衡,可持续性地实现良性循环,促进旅游市场的长久繁荣。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