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舞长江经济带】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水下40米的千年长江故事
2017-07-01 08:37:00 来源:湖北日报网

“共舞长江经济带”采访团记者们通过环形观察窗观看水下博物馆的题刻。记者吴康安摄

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内的碑题刻

  湖北日报网讯 (全媒体记者 吴康安) “今天的长江,比1234年前那个仲冬的长江高两英寸。这中间的年份见证了其他的变化—五个皇朝的过去;蒙古人来了又去,满洲人,英国人,日本人……三峡大坝从一个未成型的梦想成为中国最大的基建项目。尽管有这些变迁,今天长江的水位只是刚刚比763年高出两英寸。两英寸,在1234年间。这是白鹤梁所讲述的故事。”

  上世纪末,《国家地理》撰稿人彼得·海斯勒(中文名何伟)来到涪陵,用上面的文字介绍了这座位于重庆的小城故事。白鹤梁和它所在的涪陵,随着海斯勒《江城》一书的热销,被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人民所知。如今,白鹤梁因三峡大坝沉入水底,它的故事还在吗?

  6月30日,湖北日报网记者跟随“共舞长江经济带”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来到重庆涪陵,探访被誉为“保存完好的世界唯一古代水文站”的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听到了来自水下40米的长江故事。

  历时七年,“千年瑰宝”得以保存

  “在举世瞩目的三峡文物保护中,白鹤梁是最重要的保护项目,为此先后提出了七个保护方案。”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开放接待科负责人王德芬说。

  从1993年开始,来自天津大学、重庆市规划局、长江水利委员会勘测设计研究院、国务院三建委的专家先后提出“复壁双层壳体”、“蜂巢拱顶壳”、“高围堰”等方案。在有些方案中,专家们提出了切割搬迁、复制题刻等方法。

  白鹤梁题刻即将消失?2001年2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研究员葛修润提出的“无压容器”的“水下博物馆方案”逐渐获得认可,并在2002年被国家文物局通过。2009年,工程历时7年、耗资2.1亿的博物馆建成,“千年瑰宝”得以保存。

  “如果白鹤梁上的题刻离开了江水,就失去了文物的重要价值。”王德芬说。

  石鱼肇瑞,千年碑文写满故事

  30日下午,记者跟随采访团踏上电梯,来到了水下40米处,进入到长约60多米,宽约1.2米的环形参观走廊。透过走廊上的23个圆形的窗口可以看到,投射灯照亮了整个江底,露出一块块刻有文字的石碑。

  “白鹤时鸣留胜景,石鱼出水兆丰年。“在唐代至今的一千多年间,古人以石鱼为标尺,将观测到的水位变化通过题刻的方式保留在白鹤梁。这些题刻中,有72个明确记录了长江枯水的年份,为研究长江水文规律提供了重要资料,是长江文明代表性的文化遗产之一。

  "‘石鱼出水兆丰年'并非凭空而来,它是古人在长期观察积累中形成的经验认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讲解员介绍道,“有学者认为,石鱼出水是由于水位决定的,出水的时候往往是最为干旱的时期,此后降雨量渐增,次年的收成就会变好。”

  据介绍,长江三峡地区目前留存的水文石刻近两百处,其中洪水石刻174处,枯水石刻8处,如此丰富的数量在全世界绝无仅有。在这历代人的石刻碑文中,一段段关于长江的故事千年流传。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