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邓大军挥师鄂东记略
2017-09-15 10:35:00 来源:鄂东晚报

王楚平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至今70周年,回望那一段极不平凡的岁月,追寻先辈横扫鄂东的足迹,其顾全大局、开拓创新、英勇奉献的革命精神,仍然是当下大别山振兴发展的不竭动力。

1947年8月7日,奉中共中央军委命令,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挥师东进,开始了千里跃进大别山的伟大壮举。

一路上,刘邓大军,头顶国民党飞机轰炸,脚踏淤泥崎岖之路,尾有敌军30个旅的追击,先后越过陇海路,强渡黄河,穿过黄泛区,渡过涡河、沙河、颖河、汝河和淮河,从数十万国民党军的包围之中杀开一条血路,于8月27日直插大别山区,拉开了全国战略反攻的序幕。

大别山,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处,崇山峻岭,层峦叠峰,北挽淮河,南濒长江,瞰制中原,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战略意义。自古有言:“得大别山者得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

毛泽东在1947年12月一次军事会议上指出:“中国历史告诉我们,谁想统一中国,谁就要占领控制中原。中原逐鹿,就要看鹿死谁手了!”

刘邓大军从内线作战转到外线作战,千里跃进大别山,打到国民党统治区,实现“经略中原、问鼎天下”的战略部署。

一、刘邓大军在黄冈的光辉足迹

当时,刘邓大军的四个纵队12万多人进入大别山。第一纵队司令员杨勇、政委苏振华率33757人;第二纵队司令员陈再道、政委王维纲率31000人;第三纵队司令员陈锡联、政委彭涛率26468人;第六纵队司令员王近山,因留在黄河以北养伤,政委杜义德率26322人;再加上野战军总部直属部队6370人。随后,又调“中原突围”主力部队(新四军五师)改编的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十、第十二纵队进入中原。

1947年8月31日,六纵十八旅肖永银旅长率先头部队,到达麻城县城。

9月4日,六纵十七旅旅长李德生率部占领黄安(今红安,下同)。

9月6日,六纵十八旅攻克罗田。9月7日,六纵十八旅攻克英山。9月11日,六纵十八旅攻克浠水。9月13日,六纵十八旅攻克蕲春。

9月14至15日,六纵十八旅攻克广济、黄梅县城。

9月21日,六纵十八旅在蕲春柴山与国民政府第三兵团第七师两个旅遭遇,激战半天各伤亡300人。

10月3日,刘邓大军主力到达黄安七里坪。10月4日,中原独立旅再克黄安城,歼国民党保安第三总队两个大队300余人,生俘少将邹晓轩。

10月7日,一纵一旅长杨俊生部和二纵四旅长孔庆德部在麻城歧亭、新洲柳子港歼新编国民党军十七旅四个营。

10月8日,一纵一旅和二纵四旅歼敌五十二师一个营。

10月9日,六纵十七旅李德生部解放团风,歼敌新编十七旅一部,筹款3万元。

10月13日,刘邓大军为严格执行军民关系纪律,在黄冈县总路咀枪毙警卫团副连长赵桂良,全军上下震动很大。

10月20日,刘、邓到浠水洗马畈,夜宿蕲春叶家花屋,并命令各纵队沿长江北岸的蕲春、广济、黄梅、宿松一线展开,以半个月时间,解决冬衣,寻机歼敌。

10月21日,中原独立旅旅长张才千部在蕲春竹瓦店伏击国民党青年军二0三师两个营,歼敌800余人。

10月23日,刘、邓在蕲春张家塝范湾驻地接见鄂皖边中心县委书记易鹏,部署支前工作,地方组织担架1700余副,并派出游击队为向导。

10月24日,刘、邓命令一纵回师蕲春高山铺地区设伏,六纵队跟进断其退路,二纵队集结黄梅,三纵队赶到蕲春张家塝集结待命阻击。刘、邓率野战军总部移驻离高山铺东北40里刘河胡凉亭云林宫指挥。

10月26日至27日,刘邓大军在高山铺以“口袋战”设伏,围歼国民党军整编第四十师及五十二师的八十二旅共1.26万人。

11月初,二纵六旅王天祥和刘华清部攻克麻城宋埠,缴获棉布数车。

11月17日,刘邓首长在罗田县石桥铺召开六纵团以上干部会议,部署清剿国民党地方武装。

11月23日,六纵尤太忠旅长指挥三个团的先头部队,从英山、罗田包围天堂寨,歼敌800余人。

11月下旬,李先念率十二纵到达黄安七里坪,月底在金牛区与刘、邓会合。

11月27,蒋介石调33个旅,命令白崇禧围攻大别山及鄂东。

12月3日,六纵肖永银旅长率十八旅三个团,突袭宋埠,歼麻城地方武装2400余人。

12月6日,中原独立旅与十二纵在黄安合并组成江汉军区,刘邓首长分别在连以上干部会上讲话,要使大别山、桐柏山、大洪山三块根据地形成犄角,互为依托,威慑武汉和南京。

12月初,三纵七旅赵兰田旅长率部与来犯的国民党第七师、二十八师在麻城宋埠激战,双方伤亡甚多。

12月21日,刘伯承率领野战军后方指挥所到安徽临泉县。

12月24日,六纵十六旅韦杰和尤太忠率部自英山奔袭广济县城梅川,歼敌青年军二0三师三旅六团,俘800余人。

12月25日,六纵十六旅韦杰和尤太忠率部攻克黄梅县城。

1948年1月1日,六纵一部在麻城黄龙岩歼敌二十八师200余人,次日在卷棚桥全歼保安团第九营。

1月中旬,六纵一部在麻城阎家河北伏击敌八十旅,击毙百余人。

2月24日,邓小平率领前方指挥所、中原局机关与在安徽临泉县韦寨镇刘伯承会合。

3月4日,一、二、六纵队撤出大别山,三纵从皖西转到鄂东,司令员陈锡联、政委阎宏彦奉刘邓指示在罗田僧塔寺召开地方干部会议,研究主力撤出后坚持大别山斗争的问题。

3月29日,奉中共中央军委之命刘邓大军主力全部转出大别山,历时半年多的大别山区的艰苦斗争宣告结束。

二、刘邓首长在黄冈的重要活动

从目前我们掌握的一些史料看,刘邓首长在黄冈亲自召开一些重要会议和亲自指挥了一些重要的战斗战役。从这些重要活动中,可以窥见刘邓治军理政的战略智慧和心系黄冈的为民情怀。

(一)黄冈县(团风)总路咀会议

在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黄冈这片土地历经战争磨难,“共产党来,国民党去;国共军来,日伪军去;共军走,国军来”,反反复复无数次。当时,国民党叫嚷“人要灭种,石头要过刀”,制造了许多无人区。致使刘邓大军初到大别山时,老百姓一见当兵的就躲、就逃跑。刘邓首长见此后,把严肃军纪、保护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立即作出了“枪打老百姓者枪毙,抢掠民财者枪毙,强奸妇女者枪毙”和“不准强迫老百姓当向导,不准向老百姓要东西,不准打骂群众”的决定。严令全军指战员无条件执行。一次,野战军总部检查组在黄冈县(团风)总路咀樊家榨检查部队执行纪律时,发现警卫团二连副连长赵桂良拿了群众的一匹花布和一捆粉条。总部检查组报告刘邓首长后,邓小平亲自主持开会研究如何处理赵桂良的问题。在会上,有人认为,赵桂良是战斗英雄,犯了这点小事,给个处分就可以。邓小平听后便严肃地说:“不要认为这是件小事,关心群众,这是关系到我们能否在大别山立足生根的大事。破坏纪律,脱离群众,是自掘坟墓。今后不管是谁,只要他违反纪律,破坏军民关系,就一定要严肃处理。”当天下午,部队召开公判大会,枪毙了赵桂良,在当地军民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不仅如此,部队每次出发前,邓政委都要派人到宿营地巡查门板上好了没有、缸里水挑满了没有、地铺稻草捆好了没有。老百姓无不感叹:“这才像为人民的军队。”“当年的红军又回来啦!”

(二)蕲春县三角山会议

1947年10月21日,刘邓首长召开团以上(有的说是旅以上)干部会议。邓政委主持,刘司令员讲话,主要是布置战略反攻和“高山铺战役”战前动员会。l0月26日,刘伯承、邓小平率领野战军司令部移驻高山铺东北40里的胡凉亭云林宫,就近指挥战斗。

(三)罗田县石桥铺会议

1947年11月17日,刘邓首长在罗田县石桥铺叶氏祠主持召开六纵队团以上干部会议,决定派一部分部队配合地方武装清剿土匪,保卫各级地方政权。

这次会议以后,六纵十六旅奉命部署对逃往大别山主峰天堂寨的土匪进行清剿,活捉了匪首温妙文。截至l948年1月中旬,大别山共剿灭土匪1万余人。

(四)黄安县会议

1947年12月6日,为应对蒋介石调集33个旅围剿大别山,刘邓首长在黄安县召开连以上干部会议,宣布中原独立旅与十二纵队合并组成江汉军区。要求组建的军区要将大别山、桐柏山、大洪山三块根据地形成犄角,互为依托,形成威慑武汉和南京之势。

(五)麻城县两路口庙岭会议

1947年底,邓政委在两路口庙岭(光山与麻城交界处)召开会议,传达中央关于着重纠正“左”倾错误,取消原定的“急性土改”的计划,要求以各县县长名义发出公开信,争取逃亡的地主回家立功赎罪,争取同开明绅士恢复统战关系。由于传达中央指示及时,果断纠正“左倾"错误,在群众中反复做工作,宣传和贯彻执行党的新区政策,无论在政治上、经济上都收到了显著效果。那些担心参加土改会遭到地富报复而逃避的群众纷纷返乡,开明绅士表示为共产党服务,各地国民党乡保人员也主动回来自首。

三、刘邓大军与蕲春高山铺大捷

1947年9月底,刘邓大军乘国民党蒋介石调集主力于大别山北麓,而大别山南线的黄冈兵力薄弱之机,以主力由山北分兵山南,连克广济、望江数座县城,直逼长江。

蒋介石恐慌我野战军渡江南进,紧急调动其嫡系部队整编第四十师,此师全美式装备,尤其“擅长攻击”著称,师长李振清因此获得一个“李铁头”绰号;另调整编第五十二师八十旅一起经团风、浠水向广济疾进,企图歼野战军于江边。刘邓首长抓住敌军孤军冒进的有利机遇,以第一纵队(杨勇、苏振华部)并指挥中原独立旅,利用蕲春漕河东南高山铺公路两侧山地,布成“口袋阵”;以第六纵队(杜义德部)尾随而进,待其进入伏击圈后,占领张家湾、独山有利地形,截断其退路,协同第一纵队围歼。

1947年10月26日凌晨,敌第四十师及第八十旅进入高山铺地区,第一纵队各部依托蚂蚁山、红武脑山、茅庵山与其展开激战,经反复争夺,于当晚将敌军压缩于清水河与高山铺谷地。27日拂晓,第六纵队先后占领高山铺西北的独山和东北的马崎山等,封住了“口袋”,随后,野战军勇猛出击,合围聚歼,打退了敌军多次夺路逃跑的反扑。国民党出动飞机近200架次进行侦察、轰炸和扫射,并空投粮食、弹药60余吨,未能挽救第四十师和第八十旅被歼的命运。直至下午2时整,共歼1个师部、3个旅部、5个整团,毙伤俘敌副师长以下12660人,缴获火炮33门,机枪375挺,子弹40万发,骡马172匹,及大批军用物资,击落击伤飞机4架。

此次战役进行两天,刘邓大军以伤亡900余人的代价获得高山铺大捷。远在陕北的毛泽东听到捷报后,高兴地对周恩来说:“高山铺大捷的意义不仅在于消灭了一万多敌人,也不仅仅因为这一仗打得漂亮,它的全部意义在于我军已经能够在大别山进行大兵团作战,刘邓在那里站住了脚。”

四、刘邓大军在大别山的重大影响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以及“横扫鄂东”,无论在当时和当今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第一个重大影响: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和横扫鄂东,狠狠地打击了国民党及其地方顽匪的嚣张气焰。

据刘邓首长1948年10月2日向中央军委报告的战果:8月27日至9月30日,大军收复县城22座,其中重复收复县城两次以上者4座;共毙伤敌人3000余人,俘3200余人,毙伤俘土顽700余人,还获得大量的枪炮弹药,以及电台2部、汽车3辆、电厂1家和修械所2座等,以上战果还不包括1947年10月至1948年3月29日这段时间,刘邓大军在高山铺大捷、天堂寨剿匪战役和其后多次战斗的战果,仅高山铺大捷以我军伤亡900余人代价而毙伤俘敌军1.26万人,天堂寨剿匪1万余人以及缴获大量军用物资等等。当年,刘邓大军所到之处,国民党军望风披靡,溃不成军,人民群众欢欣鼓舞。

第二个重大影响: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和横扫鄂东,从根本上实现了由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的大转折。

1947年5月,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根据解放战争形势的重大变化,作出了外线作战、经略中原、实施战略反攻的重大战略决策,并选择地处中原的大别山区作为战略反攻的主要突击方向。随即指定刘邓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承担此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恰似一把利剑插进蒋介石反动统治的心脏”,打乱了国民党的整个战略部署。蒋介石不得不从进攻山东、延安等解放区的前线调集大量军队,围追、堵截刘邓大军,大别山牵制了国民党的33个旅,彻底粉碎了国民党进攻解放区,破坏和消耗解放区的人力物力,使解放区不能持久的战略图谋。刘邓大军却以“我们在大别山背重些”的伟大风格和敢于啃“硬骨头”的自我牺牲精神,紧紧依靠大别山人民的支持,不畏艰险,顾全大局,英勇奋斗,战胜了30多万敌军的围攻,终于在大别山“站住脚”。1947年8月27日,当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这一消息传到陕北,毛泽东主席欣喜地说:“我们总算熬出头了。20多年以来,革命战争一直处于防御地位,自刘邓南征后,我们的革命战争,才在历史上第一次转为战略进攻。”

第三个重大影响: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和横扫鄂东,加速了根据地重建和全国解放战争胜利的进程。

1947年10月12日,以刘邓为首的中原局、中原军区发出《关于放手发动群众,创造大别山解放区的指示》,决定成立鄂豫、皖西两个解放区。为解决地方干部人数少的问题,中原局、中原军区共派第一、第二、第六纵队3000余名得力干部到鄂豫区工作,并成建制地将部队化为军区、军分区武装。除此而外,野战军还派千余干部奔赴指定区域工作。与此同时,随军南下到达鄂豫区的“天池干部”(不入编而随军)的1000余名地方干部,也分到各县,充任党政领导骨干。这批南下干部与当地坚持工作的同志一起发动群众,加快解放区的各项建设。到1947年11月间,鄂豫解放区的辖区达到26个县,其中鄂东14个县,750万人口,活动区域纵横300余公里,成为刘邓大军南下中原后创建的最大一块解放区。

到1948年4月,以大别山为中心的中原解放区已经发展到鄂豫、皖西、桐柏、江汉、豫皖苏、豫西、陕西7个解放区,人口达到5357万。中原解放区东逼南京,南扼长江,西慑西安,控制着平汉、陇海两大铁路枢纽,成为后来“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重要战略基地。此后不到两年,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70年过去了,不仅在当时留下了粉碎国民党围剿的威风,留下了南下干部的火种,留下了解放区的政权根基,而且在当今还留下了无坚不摧的革命精神和对大别山人民的无限情怀。

(作者系:黄冈市红色文化研究会会长)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