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女童在上学途中,被一名有暴力倾向的、疑似间歇性精神病患者强行带上高速公路!在危险的境况下,小女孩临危不乱,机智勇敢地和强拐人周旋,抓住机会主动向警察求救,最终毫发无损地回到了父母身边!整个脱险过程惊心动魄,堪称儿童“防拐教材”。
1
亮点一:孤立无援时,女童没有过度反抗
解析:女童面对明显有暴力趋向的成年人,她没有激烈抗拒,避免刺激嫌疑人,而是静观其变,等待机会逃脱。
2
亮点二:警察赶到,女童迅速挣脱女嫌疑人,跑向民警
解析:女童对警察的外观标识特征、职业身份有清醒认识,概括为三句话:认识警察,知道警察是干什么的,知道有危险要求助于警察。
3
亮点三:抱着警察的腿哭喊“她不是我妈妈”
解析:抵达现场时,处警民警并不十分确定该女童就是报警所称的“失踪女童”。一句“她不是我妈妈”,使现场民警迅速做出判断,将嫌疑人隔离并控制。
4
亮点四:准确描述被拐过程
解析:“我早上要上学,她把我带到这里来了……”清晰、准确地叙述被拐过程,使民警能排除嫌疑人的语言干扰,迅速判明情况。
5
亮点五:能准确报出自己的姓名、就读学校及家长联系方式
解析:“我叫**,我是‘新小’(新生街小学)的……书包上有我爷爷的电话……”准确提供的信息,使民警能快速与女童家人、老师取得联系,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6
亮点六:拉着警察衣角,躲在民警身后
解析:在高速公路的应急车道上,女童不乱动、不乱跑,始终拉着民警衣角紧贴其后,使自己处于相对安全的位置(出警警车在对向车道)。
在现场与女童交流最多的,是省公安厅高速公路警察总队仙桃大队民警邬龙,是个87年出生的大小伙儿,尚未结婚。“刚一下车,她就哭喊着跑过来抱住我的腿, 我的心顿时疼得要命!”小邬回忆。在另两位民警控制女嫌疑人时,是小邬抱着女童横穿高速公路,用警车载着女童返回大队。下车后,很多同事都关切地围过来询 问情况,其中还有几个女民警,但小姑娘却紧紧拽着小邬不松手,“只敢同他一个人讲话”。小邬说,若非小姑娘“准确提示”,民警与意识、语言均含混不清嫌疑 人交流,至少要多花10分钟才能搞清楚状况。“我有小孩了,一定会把这段视频放给他看,教他要向机智勇敢地小女孩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