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网讯(记者汤洁)今年是湖北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的元年,全省知识产权事业将步入发展加速期。今日,记者从《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的意见》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省将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培育一大批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形成较强竞争力的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到2020年,全省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0件以上。
省科技厅党组成员、知识产权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彦林介绍说,按照省委省政府领导关于制定出台我省贯彻落实国家《若干意见》文件的指示精神,制定落实文件成为知识产权局义不容辞的职责,2016年1月初我局接到任务后,立即成立了强省意见起草专班和咨询专家组,面向在鄂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地市知识产权局等相关部门,广泛征求了的意见建议,由省政府办公厅征求省委组织部、发改、经信、教育、科技、财政等20余家单位的意见,形成《意见(送审稿)》;6月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讨论,最终形成《意见(发布稿)》。
省科技厅党组成员、知识产权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彦林
统计显示,2013-2014年我省承担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每千万元专利产出位列全国20名以后,与我省获得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数量及经费额度极不匹配。究其原因,主要是我省的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体系中,缺乏以知识产权为导向的全流程管理,因此,意见提出要在科技计划项目管理过程中融入对知识产权的全过程管理,将知识产权作为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重要指标,推动科技计划项目研究成果的产权化。
《意见》提出了涉及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等多个方面的12项任务,具体包括:引导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深入实施高校院所知识产权推进工程;积极推进国防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发挥知识产权支撑产业发展作用;有效激励知识产权创造运用;推进知识产权金融创新发展;加强重大经济科技活动知识产权评议;加强知识产权对外合作与交流;实行更为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大力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加大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力度。
经过多年的创新创造,专利数量已经有了相当的积累,如何实现专利价值的回归,最终实现创新的价值正成为当前专利工作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盘活数量庞大的专利储备已经势在必行,但要充分认识和实现专利等知识产权的价值,则必须建立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因此,意见提出要设立湖北省专利运营基金,建立长江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依托长江知识产权运营中心这个平台,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创新知识产权运营商业模式,聚集长江经济带的知识产权资源更好的为湖北服务。
湖北省是科教资源大省,但是从2015年的统计数据来看,湖北省高校发明专利授权前三的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和武汉大学发明专利授权之和仅为1593件,不及浙江大学一所高校1865件的专利授权量。记者对于如何推进高校知识产权工作,切实将湖北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知识产权优势向张彦林发问。
“高校是知识产权创造的重要生力军,拥有巨大的知识产权创造潜力。但目前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不够规范、知识产权意识薄弱等问题仍较为突出,严重影响了高校知识产权的创造及运用。”张彦林说,因此,《意见》明确提出了要深入实施高校院所知识产权推进工程,加强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建设。鼓励在鄂高校将知识产权内容列入教学培养计划,鼓励有条件高校设立知识产权专业或学院。支持高校院所与企业协同创新、集成攻关,引导高校科研成果知识产权化等。
据悉,《意见》还在推进高校知识产权转化上进行了有益探索,如提出要鼓励高校通过许可专利的方式支持单位员工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支持高校建立专门的科技成果转化机构(公司),推动高校与企业、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协同推进高价值专利培育,形成产业化导向的专利组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