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晚传媒·武汉晚报9月28日讯(记者陈奇雄 通讯员陶火应)一男子晚上骑摩托车回小区后,将摩托车停放在一楼公共楼道内。摩托车置物篮内,放着一个内装1000多元钱现金及证照等财物的钱包。他没有将该钱包拿出来,就返回了家中。直到第二天中午,一位好心邻居敲开他家大门并将钱包归还他时,他才知道自己差点将钱包弄丢了。
该男子感慨地说,能与一帮品性善良、爱助人为乐的人为邻,是他的幸运。
钱包忘在摩托车上,被好心邻居送回男子孙雄明,家住新洲区阳逻街湖滨花园小区一栋3楼。26日晚6时许,他骑摩托车到阳逻一家花卉市场买了几盆花。晚7时许,他骑车回家,并将摩托车停放在1楼公共楼道中。他将车锁好后,将花送回家中,然后又与家人一起步行出门,逛到深夜才回。他一直没有意识到自己将钱包忘在摩托车置物篮中。
孙雄明说,楼道中人来人往,放在摩托车置物篮中的钱包很显眼,钱包内装有1000多元钱现金及8张银行卡、身份证、驾驶证等财物,“万一丢了,补办会很麻烦。”
孙雄明称,27日中午12时许,他正在家中吃饭时,突然听到有人敲门,开门一看,原来是住在四楼的邻居段跃红女士在敲门。段跃红是来归还钱包的。
段跃红说,26日晚8时许,她下班回家时,看到一楼公共楼道中停着一台摩托车,其置物篮内有一个黑色钱包。她认得这台摩托车是孙雄明家的,当时就断定孙雄明忘了拿走钱包。她顺手将该钱包拿起,并走到三楼孙雄明家门前敲门,欲将钱包送给孙雄明,但孙雄明家里没人。她向周边人一打听,得知孙雄明一家人出门逛街去了,“不晓得么时候回来。”
她将该钱包藏在孙雄明家门外的鞋架箱内后离开。第二天中午,她再次来敲孙雄明家的门,为的是告诉孙雄明钱包在哪。直到她将钱包从鞋箱内拿出来交给孙雄明时,孙雄明才知自己将钱包遗忘在摩托车置物篮内。孙雄明随后查明,钱包内钱物俱在。
孙雄明说,与别的小区邻里关系很淡漠不同,他们小区邻里关系比较亲密,同一个楼栋里的人也比较熟悉,大家经常互帮互助。经历过这件事后,他对“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话有了全新认识。
市民怀念以前和谐的邻里关系与孙雄明住同一个小区的多名老人说,他们很怀念三四十年前的邻里关系,那时,同住一个大院的居民,大多在同一个单位工作。大家在空闲时,喜欢聚在一起聊天、喝茶、下棋,也爱相互串门,哪家遇到个缺米少盐的小困难,只需到对门邻居家去借;自己饿了,又不想动手做饭时,就到邻居家去蹭饭。
而现在大多数新建小区的居民,来自五湖四海,在不同单位工作。大家连住在对门、隔壁的住户姓什么都不知道,相互之间基本上没有交流,没有走动。邻里之间的关系,自然也好不起来。不与陌生人说话,竟成了很多人的处世原则。不少人还抱着防人之心不可无想法,将左邻右舍当贼防,闹出了一系列令人不愉快的事。
很多市民在接受武汉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也渴望结交一些能经常来往的朋友型邻居,但他们不知该么样去与陌生的邻居打交道。
专家:专家积极行动,多搞集体活动武汉大学社会学教授尚重生先生认为,随着全球化、现代化、信息化特别是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以血缘、亲缘、业缘、地缘关系等为纽带的传统“熟人社会”解体,众多新建小区已变成“陌生人社会”。住在同一个小区的人,相互之间不认识、不来往,家里出了个急事,大家都不好意思向邻居求助。要改变这种邻里关系冷漠、老死不相往来现状,一是需要基层政府和基层社会组织如物业公司、业委会、居委会积极行动起来,多组织各种邻里互助、互动活动,让小区居民在经常举办的集体活动、共同活动中加强了解、增进感情。二是在新建小区中,一定要留出供小区居民共同活动的空间与场所,如小区要有篮球场、棋牌室、文艺活动中心等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