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晚传媒·武汉晚报11月20日讯(记者陶常宁 通讯员丁仕均)国内“砌砖”最厉害的人是谁?从事测量“最牛”的人是谁?今天,2017年中国技能大赛——全国冶金建设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暨中冶集团第六届职业技能竞赛在武汉开幕,三天后结果便知分晓。
中冶集团暨中国中冶党委副书记、中国中冶总裁、中国冶金建设协会会长张孟星出席开幕式,并宣布大赛启动。来自全国冶金建设行业的领导嘉宾、裁判、参赛队伍领队教练及选手共计26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
该项赛事由中国冶金建设协会、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主办,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竞赛设“砌筑工”和“测量员”两个工种。比赛分为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试,其中理论成绩占总成绩的20%。
据悉,本次竞赛属国家二类竞赛,是全国冶金建设行业最高层级的赛事, 根据赛事组委会的奖励办法,本次竞赛获得前三名并符合条件的选手,经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核准后,将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现场,记者看到共有来自马钢、安钢、涟钢、韶钢、攀钢以及中冶集团系统19家单位的26支参赛队伍,共119名选手参赛。其中测量员工程参赛队伍17支,参赛选手84人;砌筑工参赛队伍9支,参赛选手35人。
为保证赛事的公正性,中国冶金建设协会还从全国各地选派了49名专家作为赛事裁判,参赛选手匿名抽签后还需要多次换号抽签,从程序上保证了赛事的公平公正。
现场,记者采访了参加“砌筑工”比赛的一名选手,他叫丁忠盛,36岁,来自中国一冶冶金建设公司,做了18年砌筑工。“我们砌筑的都是炼钢、炼焦的配套工业炉窑,误差不能超过0.5毫米。”他说,比赛项目是在6个半小时内现场砌筑一面墙,这面墙既有转弯弧度,同时还要拼出“MCC”(中冶集团英文缩写)的图案,而这个图案要用不同颜色的砖砌成。“我们要给砖‘做造型’,削成不同形状,让它们严丝合缝地砌在一起,就像现场拼乐高积木一起,不同的是每个‘积木’的形状也要自己动手做出来。”
测量比赛选手刘长坤来自中国一冶交通公司,他把测量比作一个项目的“眼睛”。“我做高速公路工程比较多,测量就是把公路座标定好。”他说,测量贯通工程始末,随着近些来仪器的不断发展,作为一名测量员,需要掌握的理念知识也越来越多。
中国一冶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宋占江表示,一冶作为中国冶建第一军,在冶金建设领域具有雄厚的实力,长期以来分重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尤其关注砌筑工、测量工和电焊工的培养。2016年,公司高级技师吴春桥、涂新涛获得了“中国大能手超级砌筑工”比赛的冠亚军。目前,公司拥有1个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湖北省技能大师工作室和4个武汉市技能大师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