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享一席】中国政治学研究要为“强起来”提供学术支撑
2017-12-07 13:48:00 来源:人民网

思享者LOGO.jpg

政治学是治国安邦之学,与一个国家的建设、发展密切相关。国家建设为政治学研究提供深厚实践基础,政治学研究为国家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为中国政治学发展提供了宝贵历史机遇。如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学术支撑?本期思享者邀请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周光辉,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清华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张小劲共同探讨。



1.webp.jpg

周光辉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


2.webp.jpg

张维为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国家高端智库理事会理事,上海春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3.webp.jpg


张小劲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教授,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思享者:时代是思想之母。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面向中国实际,解决时代课题。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政治学肩负着怎样的时代责任?

周光辉:中国是一个拥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道路,是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制度前提和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为政治前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独特的国情和道路选择,决定了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既不能照搬西方国家的模式,又没有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功经验可资借鉴。改革开放近4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实践和伟大成功,既超越了传统社会主义模式,更无需用西方政治学理论来解释。而且,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中,还会遇到各种复杂问题。如何在理论上总结中国发展经验,有效化解未来发展面临的风险,增强发展动力,迫切需要包括政治学在内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提供学术支撑和智力支持。这是时代对中国政治学研究提出的要求。

张小劲:作为专门研究国家政治现象的学科,政治学是受国家政治影响较深的学科门类,也应是对国家政治生活深切关注的学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大背景下,政治学者更应牢记让国家强起来的使命,将学术追求和终极关怀指向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思享者:国家建设与发展始终是政治学研究的关键课题。政治学可以在哪些方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支撑?

周光辉:政治学可以在理论建构、制度设计、政策咨询三个层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支撑。

理论建构。当代中国政治学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作出科学阐释。这种阐释不能仅限于对事实和现象的简单描述,也不能单纯停留在讲好中国故事层面,而要对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经验进行归纳总结,揭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

制度设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仅要实现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等的现代化,还要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也为国家持续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保障。如何完善国家治理体系、补齐制度短板,需要政治学深入研究,拿出有说服力的学术成果。

政策咨询。通过科学决策来保证公共政策的合理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十分重要。政治学可以从多方面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咨询服务。比如,为政府决策提供有关问题、现象、事态情况的综合分析报告;对全局性、长期性问题进行超前研究,做出科学预测,并提出战略性建议;为政府决策机构解决某类问题设计若干可行方案;分析决策实施条件、成本、有利和不利因素以及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提出可供选择的具体实施方案;对政府政策执行情况进行量化评估,为政府作出政策调整和追踪决策提供帮助。

思享者:中国的国情和文化与西方国家迥然不同,也因此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思想和学术。在政治思想领域,中西方研究视角的差异在哪?这种差异给我们何种启示?

张维为:西方学者比较关心“政体”问题,而中国很多学者则关心“政道”问题。西方不少学者认为政治生活中“政体”是最重要的,因而重点讨论权力怎样产生、分配和制约,倾向用民主与专制对立的框架进行分析。与此不同的是,中国传统思想家对“政道”更为津津乐道,“政道”问题关注的重点是治国的理念和目标,就是考察治理的实际效果。

中西方不同的政治观念也表现在对民主的理解上。按照西方政治学观点,民主被理解为某种程序民主,实践中表现为一种多党制下的政党竞选制度。而中国则更为关注实质民主。所谓实质民主,就是首先看这种民主能否最大程度地反映和满足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能否使国家长治久安,真正实现良政善治。良政善治的追求是“政道”传统的一种体现。

从实质民主、良政善治的目标出发,探索民主的实现形式和程序,是中国政治思想的一种智慧。中国强调实质民主,大胆探索符合自己国情的政治发展道路。中国人秉持实事求是理念,强调从内容与结果的结合上来讨论治理问题,从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良政善治来判断一种政治制度的质量,这对于片面强调形式和程序正确的西方政治话语来说是一种范式转变。

思享者:站在为国家强起来提供学术支撑的高度,中国政治学如何提高研究水平、拓展研究视野?

周光辉:中国政治学应立足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开展原创性研究。中国政治学要真正走出单纯引进、介绍西方政治学的阶段,深入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从生动鲜活的政治运行中发现问题并提炼出学术议题,通过原创性研究实现理论创新。

跨学科研究和比较研究是拓展政治学研究视野的两种有效方法。对一些重大问题进行整合研究,就要超越学科界限,充分利用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跨学科合作,从多维度、多层面展开研究,提升研究的实际效果。同样,开展比较研究有助于获得新的学术成果,而且也可为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相关依据。需要强调的是,研究中国问题不能把研究视野局限于中国范围,因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人类现代化进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政治学应加强国际比较研究,不仅要加强与发达国家的比较研究,也要注重与发展中国家的比较研究,在比较中更好地认识中国,通过解决中国问题进而为人类政治文明进步贡献智慧。

张小劲:在当代政治学的发展中,新的研究方法层出不穷。这其中,实验社会科学和计算社会科学及其分支——实验政治学和计算政治学正在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

实验政治学研究不仅借鉴自然科学的实验思维,而且继承社会科学其他学科中广为应用的实验技术。它的重点在于通过模拟政治行为主体的决策情景、制度环境、理性偏好和互动模式来弄清特定政治态度、政治行为模式和政治决定倾向。

当前,计算政治学受益于大数据技术,尝试把分析海量数据的技术方法与政治学研究结合起来,将数据挖掘、机器学习、云计算和可视化应用于现实政治问题研究。目前已经有不少政治学者将数据整理和预测分析方法应用于国家治理、社会治理和全球治理等问题的研究,着力探讨回应型政府、智慧型社会、自主型公民等治理问题。(人民日报中央厨房记者:何民捷、曹平)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