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评声:调研变陪酒 教导主任醉死谁之过?
2013-12-16 12:01:17 来源:汉网

    12月12日,蓬安教育局副局长到中华小学检查工作。中午吃饭,学校班子成员给局座敬酒,教导主任不胜酒力醉死。目前,当事教育局副局长杨怀权已被停职。(12月16日,人民网)

   因酒猝死的悲剧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2012年3月江西吉安市公路管理局办公室主任尹飞宇因陪客醉酒当场死亡,就曾引发社会对“因公喝酒,因公殉职”的激烈讨论。只是尘嚣过后,这类悲剧再次上演,这就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

   据报道,这名教导主任是为了接待来校调研的当地教育局副局长一行人,酒过三巡气氛正好,却未曾想“迷魂汤”变成了“送命汤”。这事件看起来颇具偶然性和意外性,但仔细寻思却有不少必然因素。

   试问好好的调研工作为何变成了陪酒?试问工作时间怎能喝酒?试问教育局与学校领导是否明智该名教导主任不胜酒力还逼着喝酒?试问当地教育局和学校将中央“八项规定”及“反四风”要求置于何处?表面上这一事件因酒而起,实际上其根源在于当地教育局和学校方的形式主义作风,更在于当前上下级部门之间不健康的关系。

   教育局到学校做调研,本是摸底情况,了解学校运行的好事,就该“粗茶淡饭、轻车简行”,何必“酒足饭饱,饮酒作陪”。这到底是到基层调研,还是到基层“打秋风”,借调研之名,行公款吃喝之实?当前,我们各级政府正在大力“反四风”,力求通过发现问题,正视问题,改正问题,实现工作作风的切实转变,“扎根基层作调研、勤俭节约少接待”正式其中的重要一环。在各地都压缩各种公款吃喝,明令禁止工作时间内“陪酒”,减轻基层单位压力的情况下,当地教育局显然是反其道而行之,顶风作案。笔者要问,当地教育局深入基层到了什么层面,调研出了什么问题,还是到校园里走走,在酒桌上问问就作数。如此调研,真可作罢!

   同时,这种上级来了就要陪吃陪喝的形式更反映出当前政府机构中部分上下级单位之间不健康、不正常的关系。下级不拿工作实效说话,反而拿陪没陪好领导吃饭喝酒玩耍为标准,拿领导高不高兴为做事的唯一出发点。上级爱摆官威,不喝酒不作陪就是不尊重自己,就是不会做人。正是在这种扭曲的上下级观念及政绩观的引导下,这类“陪酒出事”的事情才会一再发生。

   笔者认为要让这类“陪酒致死”的事件不再上演,关键还在于:一是切实将当前“反四风”活动开展好、落实好,从制度上堵死“假调研、真吃喝”的渠道;二是引导干部考核机制和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向重视工作实效、工作水平等“实”的方面上转变,而不是关注酒量好、说话好听、陪的开心这些“虚”的能力。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