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梦:“走基层”该怎么“走”?
2013-12-25 14:59:34 来源:
北川县把“走基层”活动作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有力抓手,深入一线听取民意,面对面解决群众难题,实打实惠及民生,硬碰硬转变作风,以实际行动弘扬兰辉精神,践行群众路线,确保了联系服务群众出实招、见实效。(12月24日四川新闻网)
 
当前,一项叫着“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的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各地各单位各行业也相继“落地”了一系列“走解办惠”举措,有如此新闻中北川县般深入走访建三本民情台账察民情的,有采取各类结对帮扶举措面对面化解难题解民忧的,有用“N”种办法载体实打实惠民生的。可谓,异彩纷呈。
 
但就在各地轰轰烈烈“走基层”的同时,少许人也开始质疑起这项活动,“走秀”?“演戏”?或许少数地方确实存在类似于“一送了事”、“需马送驴”、“帮倒忙”的情况。每个硬币都有两面,每件事也有两面。我们需要辩证的看待这个问题,不能因为少数地方没做好,否定绝大多数地方“走基层”的决心、态度、举措。
 
俗话说,“一颗老鼠屎打坏一锅汤”。问题出现了,就要及时剖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分析查找解决的对策,最终解决问题。笔者以为,出现“好心办坏事”的情况,与少数党员干部作风漂浮有关,没有真正“沉”到基层,去到群众身边,不知道群众真实的所思所想所盼,取而代之的是“我以为、我觉得”。
 
那如何将“走基层”活动“走”好呢?笔者以为,应大力提高党员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真真正正的身入基层,心入群众,经经常常的来往“走动”。怎么“走动”?这就要求党员干部们不能光在传说中的“挂、包、帮”等活动,七一、春节等重要时间节点,才象征性地到基层去走一圈。应该经常性的将“身心”齐下基层,多到群众家中看看,摸摸被子暖不暖,开开米缸子看看饱不饱,关心群众的生活情况;多到田间地里转转,与民同劳动,帮着插插秧、掰掰玉米、收收小麦等,体会群众的生产劳作;多到农家元坝坐坐,静心、细听群众的心声,了解群众的想法、需求。
 
只有干部将心比心、将身比身把自己当群众,群众才会把干部当家人。一家人自不会说“两家话”,自会对干部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得到了真民意,再“对症下药”,服务水平自然提高,“走基层”自然不难。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