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广东河源市一骑摩托车男子遇到老人摔倒,主动搀扶并送去医院,但老人却指证他撞伤自己并索赔巨额医药费。有人作证该男子未撞人,但双方争执不下。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这位男子竟然选择了自杀。警方技术鉴定确认,摩托车没有发生过碰撞的痕迹。(1月6日中国新闻网)
看到这个新闻,突然想起这件事很像《让子弹飞》里的一个剧情,剧中六子为了证明自己没多吃凉粉,而剖腹自杀,然后端出血淋淋的一碗凉粉,最后陈坤演的胡万说,对不起,不好意思,我看错了。电影很远,现实却很近,发生这样的事情,让人不免唏嘘。最近有句话流传很广:“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这听着觉得逆耳,然而这些年此类事情的累积,也实在让人哑口无言。社会怎么变成这样呢?
有老人摔倒了,你会去扶吗?当拿这个问题问身边的人,有的说“我会看看身边有没有人”、“附近有没有摄像头”、“看看老人像不像好人”,却很少有人说主动去扶。这就是现实,当人们看到有老人摔倒的时候,他的脑海里会有很多不好的画面,当衡量“扶老人被讹的成本”以后才会决定去做还是不做。这几年“最美”成为一个流行词,最美女教师、最美清洁工。但从他们接受采访说我只是做了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当时也没想有什么后果。都是些非常朴实无华的词语,都是一些纯洁善良的心。
在当前社会,老人这个词已被广泛“污名化”,你在搜送引擎里输入老人,会发现后面往往加着这样的后缀;老人讹人,老人摔倒该不该扶,老人摔倒险。一个谎言的开始,需要无数个谎言的结束。一个去污名的开始,需要同样无数个事实的累积。前不久有个大爷被人撞到了,叫小伙子赶紧上班,称有医疗保险(实际是没有的);前天早晨,环卫工人王瑞英去扫雪,路上被一辆私家车挂倒,她坐在地上缓了一会,勉强站起来后,她安慰女司机:“我没啥事,你快送孩子补课吧,被让孩子迟到了”。当然受伤送人治疗乃天经地义的事情,然而这种良性的互动也更能凸显社会的温暖。这是个充满爱的社会,而不是冷漠的社会。
其实要追究老人经常讹人的原因也并不难,一是老人身体虚弱,摔倒后医治成本高,为了不给家里人添麻烦,所以出此下策。二是违法成本低,国家并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追究责任,警方得到消息后,也多做道德方面做调停。鉴于此,要根治更需国家和社会的长期合力。
每个家庭都有老人,每个人也会慢慢变老,保持同理心,不是社会变好了才去做,而是去做了社会才会变好,我想对每个人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