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评声:“雅贿”官员莫要自欺欺人
2014-01-10 15:02:04 来源:汉网

“玉石是身份的象征,集文化艺术价值、现实价值和收藏价值为一体,玉能养人,人能养玉,经常与玉接触能促进玉与人的物质交换。”说起玉石,安徽原副省长倪发科顿感精神,眼睛发光。讽刺的是,经过两个多月的调查,中央纪委查实了倪发科的受贿问题,其收受大量玉石,占受贿总额近八成的事实也浮出水面。(1月7日,新华网)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玉石因其内敛含蓄的观感、坚硬如石的触感被认为是“君子”的象征,甚至将其人格化,认为具有““仁、义、智、勇、洁”之五德。“君子如玉”意味着人的品德高洁、性格内敛含蓄、意志坚定不移、待人宽容和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喜爱玉石的确是“雅兴”,立志做如玉石般温润的君子更是一个高尚的人生追求。但在倪发科的身上,“雅兴”却变成了“雅贿”,着实让人啼笑皆非。

有些言论认为是当前社会对玉石价值的热捧和追求推波助澜,给了他可乘之机。按照这种逻辑,那些锒铛入狱的官员们是不是都可以把责任推到“金钱”、“权力”的诱惑上?这种逻辑纯粹颠倒了黑白,混淆了是非。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间万物发展变化,内因才是关键。为何贪腐行为屡禁不绝?制度不完善、社会道德风气恶化等外因的确客观存在,但关键还在于这些人自身德行有亏,意志不坚定,无法抵挡来自外界的诱惑,更甚于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以倪发科为例,他喜欢玉石,是喜欢玉石背后的文化意义并以此严格要求自己,还是喜欢玉石的物质价值以及充当所谓的玉石专家被别人吹捧的快感?恐怕原因是后者。正因为其动机不纯,立心不正,才给行贿的人可乘之机,一错再错。

官员是人,有点个人爱好并没有错,但爱好也有高下之分,更有节制之度。喜欢字画玉石的确要比喜欢香车美女、美酒珍馐等纯物质享受高尚些,但“过犹不及”。尤其当官员手中握有社会公共资源时,对某一事物过于追求就必然成为行贿者“投其所好”的目标,成为个人廉政建设防线的“蚁穴”。笔者认为,所有党员领导干部都应该以“倪发科们”为前车之鉴,常保严谨高尚之德,常思廉洁自律之风,切莫自欺欺人,掩耳盗铃的认为收受古玩字画、美玉顽石只是个人雅兴不是贪污受贿、违纪违法。政府官员更应该将“无欲则刚”列为座右铭,不断淬炼精神抵抗力,不断提升个人修养,不给人可乘之机,不被好恶所祸。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