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曾经的象牙塔,在如今过度扩招的现状之下,仍然是培养人才的基地,人才是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高地”。学校党委书记,对于一个学校来说是何其至关重要相信已经不用在赘述,而校长的产生则一直备受争议,我国的不少高校的政治色彩十分浓厚,不少高校校长、书记都具有政治生涯,高校管理人员不搞学术搞“政绩”的更是大有人在。而从14年年初的这份报告来看,我国的高校去行政化仍然只是一句“口号”,不仅没有做“减法”,反而让人产生高校沦为某些官员“收容所”的错觉,这十分令人担忧。
什么官员喜欢去高校走一遭?在当今社会,官员除了跑“官位”就是跑“学历”,而进入高校做管理人员更能够为自己镀上一层浓厚的“金”,这让高校的党委书记一职也就炙手可热,这让高校的校长、书记等职位成为了某些人的“跳板”,这对于高校来说毫无意义。
中央官员“空降”高校,地方官员转战高校,高校成为了官员眼中的“香馍馍”,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高校则沦为了某些官员的“收容所”。高校党委书记的退休年龄要求更为宽松,高校的竞争也没有那么激烈,那些仕途到头或者是小有瑕疵的官员则更愿意集中到高校这个“收容所”去,以便安度晚年或者平稳过渡,高校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收容所”。
试想一下,一位没有任何科研成果、没有任何教学经历,甚至是与教育八杆子打不着的官员来做一个高校的党委书记,会将一个高校带往何处?高校的发展关系到整个国家未来的发展,关系到国家战略的人才储备,让一些“局外人”去带领一个高校,这让高校师生如何安心?让社会、国家如何放心?这是一种极为不负责任的态度与做法,高校的去行政化不应该永远停在“口号”上,加快教育改革,完善高校选人用人制度,为百姓负责、为国家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