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账不还”难道不是“官威”在作怪?
2014-01-27 15:36:32 来源:汉网

记者从河北省南宫市了解到,2003年至2004年间,时任南宫市南便乡党委书记和乡长从本乡一家门市打欠条赊烟酒。这个乡10年间换了三届领导,烟酒门市经营者始终追债无果。目前此事有了新进展。(新华网 1月27日)

我们知道,记账、打白条历来是机关单位的弊病,从购买办公用品、公务接待到公务用车报销基本上都是依照“秋后算账”的模式。政府“欠账不还”不只易生腐败,而且也是严重损害群众利益,对政府形象及公信力有毁灭性的打击。这不只有政府的原因,商家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何出此言呢?当然,政府监管不善,对相关资金使用没有形成制度进行约束是造成“欠账不还”现象层出不穷的罪魁祸首。但同时,这也是商家“助纣为虐”的苦果。一些商家总以为和政府做买卖那是“一本万利”。俗话说,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政府欠债总是会还的。可结果呢?却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为何政府打欠条,欠账久不还呢?在笔者看来,政府“欠账不还”根本就是一些党员干部的“官威”在作怪。一些党员干部在面对群众时,总是喜欢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不把群众的利益看在眼里、放在心上,认为在商家那赊账还是给他面子,根本没有想到政府赊账久欠不还对群众利益的损害。同时,随着赊账越积越多,政府“一把手”更新换代,商家的欠款是越来越难兑现。这不只是因为时间久、集账太多,还有领导交接问题,一般来说,现任领导都不愿对前任领导的工作负责。

因此,该怎样避免政府在“欠账不还”的“老赖”行径上耍“官威”、摆“官架”呢?笔者认为,一是制定严格的资金管理审批制度,坚决禁止党员干部以政府名义“打欠条”的行为,对违反纪律者不只是要要求交清所有欠款,而且要进行严厉的惩处教育。二是要进一步完善党员干部离任上任的财务审计清理机制,以避免出现财务不清、资金不明的情况。最主要也是要长期执行的就是加强党员干部“以人为本”的党性学习。通过提高党员干部的党性认识和素质修养,可以从源头上将党员干部的“官威”扼杀在摇篮之中。

总而言之,要让政府彻底摆脱“老赖”的帽子,不再“欠账不还”,就必须通过制定严格的资金管理审批制度、进一步完善党员干部离任上任的财务审计监督、加强党员干部党性学习及监督管理等有效措施来狠狠杀杀一些党员干部的“官威”,不再“仗权欺人”。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