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四川日报民情热线收到一封手写的表扬信。两页信纸写得满满的,称赞绵阳市体运村路社区卫生服务站免费体检工作做得好,信的末尾还有写信人请社区居委会、区卫生局和卫生服务站加盖的3个公章。
收到信后,记者随即前往该社区核实信中内容,并见到了写信人——83岁的江德华婆婆。她是用3天写完这封表扬信。(6月30日《四川日报》)
江婆婆的“表扬信”可以说简单,在平常人眼中也许不足为奇,在社区干部眼中是应该做的,可为何在江婆婆心中把这些不足为奇、应该做的事当成“大事”?那是因为这些帮助都帮到了江婆婆的心坎上了,所以让他感激,“表扬信”用3天才写出来,那是心的感谢,更是对群众路线的呼唤的印证!
“表扬信”体现领导干部的处处为民着想的思想品质。通过一次常规的体检,就让江婆婆感动不已,通过往年和今年的对比,让江婆婆对身边的领导干部更加赞许和感到。若每个领导干部都有这样的责任心和爱心,那自然会得民心,顺民意。“表扬信”不仅是对个人的奖励,更是人民群众对走群众路线的呼唤,“表扬信”正恰逢其时的给群众路线注入“强心针”。
“表扬信”体现老百姓需要群众路线。不能光认为领导干部才需要走群众路线,百姓也需要群众路线。干部走好群众路线,为百姓带来便利,反作用让老百姓喜欢群众路线,拥护群众路线,更加离不开群众路线。就如每年一次的普通看病,同样是服务,用心与否,差别巨大。替老人们着想,只是多打个电话预约、多加一份B超,没有多添多少工作量,不增加很多成本,却让群众得到更大的方便和实惠,真正赢得群众的称赞和信任。这就是走与不走群众路线的区别,更是老百姓需要群众路线的原由。
“表扬信”呼唤群众路线,领导干部需要更进一步走好群众路线,把群众当亲人,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办实事,从“表扬信”中看出,不需要领导干部干得轰轰烈烈、说得豪言壮语才能感动老百姓,只要用心去做事,哪怕是小小的一件事,都能让老百姓足以感动落泪。只有和群众长期在一起,真正站在群众角度看问题、想问题,那么才能生出对群众的关爱之情,才更加“人情味”,拉近与老百姓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