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发生在郑州管城区的这起小贩与执法人员的冲突,现在依然“纠结”:受伤城管在医院躺着,同样受伤的小贩也在反映情况;城管说小贩“违法占道”,还拿刀威胁,最后动砖头伤人;小贩说,三个城管打他一个,城管“暴力执法”。双方都做了伤情鉴定,结果孰是孰非?警方也在等鉴定结果来判定。(7月3日 新浪新闻)
一直以来,城市管理问题位居风口浪尖之高位从来就没有下来过。在人们耳边萦绕着的,往往都是暴力、打人、出人命这样的一些词语。上个月6月28日,郑州管城区对城市进行管理,很不幸,不好的一幕再次上演。这次冲突导致我们的城管队员和小贩双双受伤,从网友们的留言可以看到,有支持小贩的,也有力挺城管的。其实事情已经发生,谁对谁错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接下来该怎么办?作为城管部门,在一次次与小摊贩的冲突中是否有所反思?是否认真做了总结?在工作的方式方法上是否积累了可行的经验?
城市管理成于严,毁于疏。在一些城市管理做得较好的城市,往往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严守“三严”。指的就是内部监督严、制度落实严、人员执行严。其中,人员执行严尤为重要。这里的严并不是说对摊贩违法行为的严打,而是指严格遵守文明执法的准则来处理违规摆摊的行为。我们都知道,由于城市管理牵扯着一些老百姓的实际利益,所以一直都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只要管理的方式方法稍有不对,就很容易发生口角、冲突,甚至上升成为群体事件。最后不仅城市管理的初衷没有达到,而且还制造了更多城市污点。
城市管理,要抓好一线城管员。说白了,城市管理最终还是要落在人于人的打交道上。所以说,我们的城管部门对城管工作人员管理服务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有一点我们的城管队员必须清楚,那就是一切工作都要围绕“为人民服务”几个字展开。只有怀着如此的“服务心态”干工作,工作才会开展得好,推进得顺利。所以对于城管部门来说,定期对一线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教育和思想开导有很必要。这样他们在高压的城市管理工作中,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最后,城市管理的成功,最终还要落在民众不断提升的城市环境意识上。其实有时候过错并不完全在于城管人员,工作中也会有一些蛮横不讲理,不守法的小摊贩。一旦遇上此类人,那想必现场劝说的难度是很大的,不小心就会生口角,生出事端。笔者认为,我们的城管部门倒是可以转变一下工作的思路,将此类矛盾化解于平时。平日多上街了解,多进行一些城市美化、法律法规的宣传。这样,很多矛盾就会不解自破。至于宣传的方式方法,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总之,一切的一切都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最终准则,只要时刻将“为人民服务”几个字记在心间,才能以不变应万变,真正搞好我们的城市管理工作,政府为老百姓服好务。(章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