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早餐遇冷”,制度的善意去哪儿了?
2014-07-08 16:04:17 来源:汉网

一个多月前,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城管委发出了一个爱心“征集令”,希望征集50家门店,免费给环卫工人提供早餐。现在一个多月过去了,效果怎么样呢?目前,虽然计划是50家免费早餐店,但是积极响应并且挂牌的只有不足一半。而更让人没想到的是,去享用免费早餐的环卫工,更是寥寥无几。(7月8日中国广播网)

城管部门甘当“公益红娘”,积极号召商贩们对环卫工人献爱心,为其主动提供免费早餐。听起来“挺美”的一件事儿,然而献爱心的有抱怨,收爱心的不乐意,看来是好心办了坏事,不免让人惋惜。但是惋惜之余,我们还应该反思,免费早餐的制度善意去哪儿了?究竟是什么让爱心变得如此尴尬?

按照当地城管部门的解释,发出免费早餐的爱心“征集令”,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在社会中营造关爱环卫工人的良好风尚。不容否认,环卫工人等底层劳动者,长期日晒雨淋,坚守在最苦、最累的工作一线。如果有人能够在工作的间歇,为其提供一个休息的场所,一杯茶水,一份早点,不仅是对环卫工人的慰藉,更是对其工作的肯定与尊重。但是,爱心“征集令”的响应者少,享用者更少,如此善意,却遭遇了现实的夹击。

客观上,商贩们的冷言冷语和甩脸色,让环卫工人们无福消受这份爱心早餐。虽然城管委向社会征集了数家门店,免费给环卫工人提供爱心早餐,而正式挂牌“爱心早餐供应点”的商贩也不少,但是这些商贩却多是鉴于城管的威慑,而非心甘情愿的“主动而为”。因此,面对前来就餐的环卫工,商贩们表现出的不是热情的接待,相反的却是冷言冷语和甩脸色,更有甚者,个别商贩还对环卫工提出“打扫自家门店”的无理要求。这不仅让环卫工们很受伤,宁愿绕远路上别地儿吃早餐,也让免费早餐的爱心之举善意落空,走形变味,更平添了“嗟来之食”的色彩。

主观上,“不贪便宜”的心理,让环卫工们抹不开面子享受这份爱心早餐。勤劳,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环卫工人的大爷大妈们,更是奉行“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价值观,不拿别人一针一线,不贪他人一厘一毫。“卖早餐”本就是小本生意,在如此价值观的引领下,环卫工们更是抹不开面子,不忍白吃商贩们提供的爱心早餐。

当然,对环卫工免费提供爱心早餐,个别商贩颇有微辞,也实在可以理解。因为卖早点本身就是小本买卖,谈不上发家致富,充其量只够养家糊口。如果每天提供几十份的免费早餐,长久下去,盈不盈利暂先不说,说不定还会落入关门歇业的境地。

由此可见,爱心早餐叫好不“叫座”,不管是主观上还是客观上的原因,都值得我们反思。而其中最应该反思的还是作为主办方的城管部门,提醒有关职能部门在酝酿美好初衷的同时,还要多些理性与冷静,想得长远一点,多在实效上“做文章”。这么说,并不是鼓励有关部门采取行政手段,强制干预爱心善举,更不是以行政职权来与商贩们做某种交易,比如对占道经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减免商贩的卫生费等等。而是要让当事的双方“你情我愿”,让善举真正的有意思、有内涵,让制度的善意落到实处,而非使用行政的手段强牵线,强搭桥,勉强了双方不说,更让制度的善意“扑了个空”。(杨兰)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