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卫视披露,记者卧底两个多月发现,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等国际知名快餐连锁店的肉类供应商——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存在大量采用过期变质肉类原料的行为。(7月21日京华时报)
据了解,这家公司被曝通过过期食品回锅重做、更改保质期标印等手段加工过期劣质肉类,再将生产的麦乐鸡块、牛排、汉堡肉等售给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等大部分快餐连锁店。在记者提出质疑后,其工作人员甚至侃言:“过期也吃不死人”。
“过期也吃不死人”,这么雷人的话语竟然出自食品生产企业的工作人员口中,带着这样的理念去工作,去面对消费者,食品安全何以保证?
从员工的话语中我们感受到,在食品安全企业,“吃不死人”似乎成为一个底线,只要不死人,不出人命,那就是没人查、无人问,那就是相安无事。麦当劳、肯德基在中国爆出“质量门”,已是故症复发。早些年,麦当劳就坠入过“过期酱汁在卖”“更改食品保质期”等丑闻泥沼中,肯德基前有“豆粉门”、后有“卫生门”,更是门门相逼。就连今天的使用过期肉也绝非第一次见报。频陷“质量门”却依然备受欢迎,最主要的因素是不是与“没吃死人”有关呢?
其实,一直以来老百姓对严重的食品问题既气愤,却又只能无奈。这些百姓日常饮用的食品,频频出现问题,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供应给百胜的冷冻腌制小牛排过期7个多月仍照样使用,18吨过期半个月的冰鲜鸡皮和鸡胸肉被掺入原料当中,制成黄灿灿的“麦乐鸡”,等等。这些食品之所以流向百姓的餐桌,最大原因是监管部门监管不到位,工作是重在利益,轻视健康,变质肉从出厂到百姓餐桌,省略了很多的中间环节,如此下去,百姓餐桌的安全怎么可能得到保障。
难道说只要“没吃死人”就算“安全”?“没吃死人”真的是可以成为食品安全的“底线”,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食品安全应当是以捍卫民众健康为目标,食品安全标准应该是保障行业质量的体现,应当是严肃、苛刻的。
要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监管部门要加大惩罚力度,而且要制定严格的监管措施,定期检查要形成常态化、制度化、规律化,让这些“没吃死人”的害人企业常年处在监管与监督之中,出现问题就要严惩,不能再我行我素。
(文/尤雪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