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已死:评中国工艺美术界乱象
2014-10-10 11:50:05 来源:汉网

    作者  妙心

    上世纪:大师诞生记

    季羡林老先生逝世已经五周年,翻开他《病榻杂记》,读到他“三辞国师”的文字,依然振聋发聩,季老辞去的是一个时代的病。季老生前著作等身,学养深厚,在古文字学、印度佛学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温家宝总理称其为“人中麟凤”, 新华社发稿称其为“国学大师”,作为一个耄耋老人,听此消息,却发稿“三辞”,一辞“国学大师”、 二辞“学术泰斗”、 三辞“国宝”。令人赞叹。回首百年,很多艺术大师已经离我们悄然远去,齐白石、李叔同、徐悲鸿、潘天寿、丰子恺、张大千、叶浅予、吴作人、关山月,这些耳熟能详的大家,身前身后,都显得平淡、平静、平凡,这种难能可贵的精神,令后人唏嘘、感动和铭记。

    唐代韩愈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真正的大师,不会随波逐流,应该秉持节操,从苦难中走向辉煌,数十年如一日,焚膏继晷,孜孜不倦,在昏黄的灯光和冰冷的板凳中,用他的智慧,创造出代表人类艺术水准和审美水准的作品,让后人为之惊羡,为之倾绝,为之铭记,这才是大师。

    上世纪,中国美术界活跃着诸多艺术大家,吴昌硕、黄宾虹、李可染、齐白石、 张大千、傅抱石、潘天寿、林风眠、徐悲鸿、朱屺瞻等,这些耳熟能详的中国国画大师,最多也只是得到一个官封的“人民艺术家”称号,既没有自封“大师”,更不屑于争购“大师”。如今,艺术界混乱非常,甚至出现了联合国秘书处授予的“百年文艺巨匠”证书、“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证书,他们既缺乏上世纪这些艺术大家守得住寂寞的精神,更缺乏“艺术的教养”。没有炉火纯青的艺术造诣,没有孜孜不倦和坚持节操的精神,艺术就会流于媚俗,成为附庸。齐白石曾刻了一枚印章以明志,叫“汗淋学士”,他对学生曾题词“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他本人一生也历经磨难,而这却显示出一位真正艺术大家的乐观、豁达、大度,而这种精神,正是当代我们所缺乏的。

    西晋的大文豪左思在《咏史》中感慨时代,“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清代大学者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呼吁时代,“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当今,在人人对“大师”趋之若鹜、在“大师”头衔炙手可热的今天,更多的是呼吁,不要让“英俊”继续沉为“下僚”,更要“不拘一格‘擢’人才”。

    工艺美术之乱

    当前,我们处在一个大师匮乏的时代,上一届国家总理温家宝也曾为当今涌现不出大师级人才感到“非常焦虑”。“物以稀为贵”,于是,民间掀其了炮制“大师”的热潮。一方面是大师稀缺,真正如季羡林的大师谢绝“大师”称号,另一方面各种顶着“大师”名号的人,如过江之鲫。在这样一个光怪陆离、浮夸焦躁的年代,“大师热”现象早已饱受诟病。本来,“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夜漏赶科场”,在一个自由社会,热捧“大师”,是个人的自由意志,追逐名利,也是人性的本质,这些都无可厚非,然而,当 “大师”头衔被过度神化热捧,“大师”评选机制超越了公平竞争,一个庞大的“大师”利益链条应运而生,“大师热”自然而然成了社会的一个怪象。

    在国内,唯一被官方认证的“大师”,只有“工艺美术大师”,但是,在价值取向多元化的今天,这个官选的“大师”却颇受争议,在是非舆论喋喋未休之际,国家出台政策,“工艺美术大师”的评选,放权到各级工艺美术协会,而此举却意外的推动了更多的乱象。作为很多人忌讳莫深、如同“相关部门”一样神秘的工艺美术协会, 被人推到风口浪尖。
不可否认,“汲汲于富贵,戚戚于贫贱”,这是人之本性。当“大师”成为富贵的敲门砖之时,官封的“工艺美术大师”头衔,显然令人垂涎三尺。2014年第六届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评选活动刚刚落幕,四年一次的机会,名额仅数十名,如同古代的“科举”,自然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肇庆端砚界一落选者愤愤不平说:“相比之下,古代科举更显得公平,大师评选更像是清代的‘捐官’,赤裸裸的买卖,而且更显得冠冕堂皇。”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任感崩塌、全面失信的时代。严重的“大师水军”充斥市场,2012年10月23日,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公示期满后的第六天,新华社发文披露了千年瓷都景德镇市场乱象。《 北京商报》即刊登了《大师泛滥乱象背后》一文,爆料2006年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评选,种种“人情关系”,甚至传言“一些是上面领导特别关照过的”。而河南省汝瓷研究领域工艺美术大师马聚魁又向国家有关部委和媒体实名举报,认为河南省工信厅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审推荐委员会存在暗箱操作。而贵州省工艺美术大师黄克刚 更是撰文《“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为何泛滥成“风水大师”》,说到某苗族刺绣手艺人,“没上过小学,大字识不了几个,其刺绣技艺一般,没有美术造型基础,对美术理论更是一问三不知,更谈不上什么创新和设计,她所谓的刺绣作品,其实就是不断地重复,复制本民族传统的集体创作的图案和纹样。在贵州首次公示申报国大师的名单中并没有她的名字,不知道什么原因竟突然出现在第六届国大师的公示名单之中,而且是贵州唯一上榜人。”令得整个贵州工艺美术界愤愤不平。

    大师的产业化圈套

    在资讯发达、媒体频频曝光的今天,“大师潜规则”丑闻层出不穷,司空见惯之余,已经没有人相信大师,网友戏称“大师只是一个传说”。而真正一以贯之,坚信“大师传说”的,恐怕就是那些争夺“大师”头衔的“准大师”和“大师塑造者”。追逐利益,竞争名利,“大师”头衔是最便捷的制胜法宝,于是,一个“大师”利益群体,如同好莱坞大片,准备好了道具和剧本,然后开始了一场精密的演戏。

    潮州木雕的某著名工艺家称,大师早已经是一条“产业链”了。该工艺家本人即表示,从来拒绝参与“大师”评选,他并奉劝周边的朋友,“大师”头衔,得之勿喜,失之勿忧,这从来就是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头衔。“我们应该走出‘大师’时代!”该工艺家说道。

    在“资本高奏凯歌”的时代,追逐利益成为绝大多数人的第一驱动力。在玉雕界,也出现了严重的浮夸之风。很多玉雕人底子薄,功夫不扎实,却沽名钓誉,买了一大堆头衔,然后其署名的作品,即立马身价百倍,这已经是诸多行业中心照不宣的“潜规则”了。浮躁的时代,商品经济的繁荣,金钱对个人的刺激,加之市场监管的缺失,“权力寻租、钱权交易”行为等,使得“大师现象”泛滥成灾,种种笑话,层出不穷。肇庆端砚界某落选者无奈的说:“如今,评价大师的标准有些荒谬,比如要考察该人的企业运营状况、个人纳税情况、在工艺美术协会中的职务等级,这些都会成为大师评选时的加分条件,然而,作品获得金奖了,不是工艺美术协会评选出来的,他们统统不承认,不加分。”这是一个时代的怪圈。企业?纳税?职务?大师似乎更像是企业家、慈善家和官员。反观民国,多少艺术大师,像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关山月等,都是不可逾越的时代巅峰,但如果放在今天,都与大师评价标准相去甚远,恐怕他们皓首穷经,也只能兀兀穷年,沦为普通工匠,连一个起码的“美术师”职称都与之无缘。某艺术家说:“艺术是一门苦闷的学问”,大画家吴冠中即自号“艺术的苦行僧”,齐白石一生历经磨难,多数时间贫困交加,但是他的艺术是一流的。如果放在今天,一没企业,二没纳税,三没职务的他,连评选“大师”的门槛都不够。

    于是工艺美术界,衍生出了一套自欺欺人的模式:加入协会、申请职务、参加展览、参与评选、出版研讨、访谈登报,一连串的活动,环环相扣,组成了一场庞大的作秀。一工艺美术家说:“这样的活动令人很累,一年下来,差不多要花7-8万元,去应付一连串的工艺美术界活动。比如,一个协会副会长职务每年就要交2万元,一次展览送上两件作品,就要交2千元,评了个金奖,又要交1千元,完了该金奖被纳入作品集,又要交1千元,接下来在各类艺术报、艺术杂志等刊登,又要参加各种名目的艺术研讨会、交流会等,都是钱的问题。”显然,这是一个“九连环”,环环相扣,让你不断掏钱。你可以不参加这些,但是,你绝对与“大师”头衔无缘。

    “大师热”的背后,少不了精英的参与和筹划。“大师乱象的根源是利益驱动、利欲熏心,甚至牵扯到“权力寻租、钱权交易”的问题。一些资质平平的工艺美术工作者,通过一系列官员的推荐、媒体的吹捧、名人的点评、作品的参评获奖等,摇身一变,俨然成为一个著作等身、德艺双馨的“大师”,作品也自然晋级为“珍品”,跻身艺术名流了,伪大师与精英们天衣无缝的“双簧戏”,勾结成利益共同体。特别是对于掌握“工艺美术大师”评选权柄的领导,他们与“准大师”们的暧昧关系,令人想入非非。而“准大师”们倾向于向这些领导进贡自己的“得意之作”,美其名曰“指点批评”,明眼人却道:“这种做法古已有之,俗称‘雅贿’”。

    政府放权  为时尚早

    本来,工艺美术的最高专业职称就是“高级工艺美术师”,类似于工程师、教授之类的技术职称,而“工艺美术大师”是作为一种荣誉称号进行授予,跟真正的大师有着天壤之别。但是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 “大师热”方兴未艾,愈演愈烈,令人眼花缭乱。

    眼前,大众期待着中国的“大师”评选机构——省级以上的“工艺美术协会”站出来回答几个问题:大师评选的“游戏规则”能否公开?该“游戏规则”中“纳税、职务、头衔”是否能成为加分的理由?除了“工艺美术协会”以外的各类得奖证书,为何被拒之门外,不能评分?“大师”是否等同于慈善家、企业家?总之,眼前,工艺美术之乱,严重影响了“大师”公信力,一个庞大的,从工艺美术协会、到工艺美术媒体、再到“准大师”们的利益链条,没有被打破之前,一套关于工艺美术评选和监督的制度未完善之前,政府也不可过早放权,让工艺美术滋生更大的腐败。这不是在塑造大师,这是在扼杀大师!(作者系:唐德鑫 /笔名 妙心 / 时事评论员  暨南大学哲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