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吹不来“美丽中国”
2015-03-06 20:52:46 来源:汉网

3月5日下午,习近平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讲到环境保护时,习近平格外关注。“空气质量优良的能占多少?”“70%。”这时有人插话说:“有时候是靠天吃饭”。笑声中,习近平接话说:“不能只靠借东风啊!事在人为。”(人民网 3月6日)

不知从何时起,雾霾开始频频席卷整个中国大部分地区。当下的雾霾除了呈现除了周期缩短、频率加快的变化之外,如阴魂不散般连续多日笼罩的现状和趋势也让百姓在雾霾问题上变得尤为关注、苦不堪言。

今年2月28日,由由前央视著名主持人、记者柴静自费拍摄了一部时长达103分钟的环保纪录片《穹顶之下》,该纪录片通过多家网站播映后,随即引爆了公众对该纪录片的关注和对雾霾的讨论。不管如何,我们从中看到了社会大众对于环境污染危机的觉醒和对蓝天白云“美丽中国”的渴望,这是极好的现象。

“美丽中国”是我们的梦想,是一项长期的“全民工程”,不可一蹴而就。但作为“美丽中国”阶段性目标的雾霾治理却是我们当下根治在即、刻不容缓的问题。

关于如何治理雾霾,我国各地政府也是绞尽脑汁、新意齐出。例如2013年10月杭州相关部门也提出在杭州建一个“城市风道”,把郊外钱塘江的风引进主城区,把空气中的雾霾等污染物“吹”走。同样,《南京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首次提出打造南京“清洁空气廊道”,江南、江北各规划3条生态通风走廊。无独有偶,去年下半年,有消息爆出,北京也正在研究6条主要的通风廊道,以增强通风潜力、缓解热岛效应,把雾霾“吹”走。

引风进城固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速城市空气的流通,从而缓解雾霾围城的现状。然而,雾霾并未消失,只是被吹到了其他地方,这明显会加大雾霾的扩散区域或者加重其他地域的雾霾现状,换句话说,这反而会成为新的“循环污染”模式的根源;况且,随着雾霾的日益频繁、日益深重,依靠城市风道、城市风口缓解城市雾霾似乎也只是杯水车薪。

人们将风当作雾霾的解药,却不知它只是一种暂时的麻醉药。大风过后,人们可以暂时忘却雾霾的烦恼,因此,如何从根源上解决雾霾也可能暂时抛之脑后。人们依然乐于驾着自家的小轿车出行,依然在我行我素、毫无顾忌过年过节时燃放烟花爆竹,却不愿意真正面对其实自身也是雾霾“制造者”的现状和事实。风吹雾霾的快速效果无疑会加重这样一种一种“麻痹效应”。

风吹不走雾霾,更吹不来“美丽中国”。彻治雾霾还需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政府的足够重视、完善规划、坚定决心,需要相关部门的完善立法、公正司法、严格执法,需要相关企业的责任担当、自觉守法、身体力行,需要社会大众的意识觉醒、积极参与和持续监督。

在昨天的全国人大新闻发布会上,我国新闻发言人傅莹也回应了治理大气污染问题。傅莹表示,新环保法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环保法”,是“有牙齿”的环保法,对污染是“零容忍”。

“有牙齿”的环保法意味着什么?现在的社会民众不是期待中国环保的阵痛和脱胎即将发生,而是在静静等待牺牲环境的发展模式必须走向终结。(霍计武)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