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限期涨薪,咋就遭遇尬尴“难产”?
2015-06-26 17:26:13 来源:

“今年6月底前,各地工资调整一定要落实到位。”5月1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为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改革的落实定下了最后期限。记者从全国31个省份的人力社保部门以及12333人力社保咨询热线处了解到,截至昨日,陕西、重庆、广西、青海、福建、内蒙古和山东明确表示工资调整已部署落实,还有部分省份表示相关实施细则正在报中央批准。调整之下,大部分公务员的工资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也有一些地区的公务员因基本工资提高导致纳税基数增大,再扣除养老金,工资“不升反降”。(6月26日 《新京报》)

公务员涨薪的最后期限将至,却只有寥寥几个省落实到位。公务员涨薪为何这样难?两会期间,公务员工资的话题持续引发热议。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何香久建议“给基层公务员逐步涨工资”,引发各方关注, 2万多网友跟帖。“公务员涨薪”提案遭遇骂声一片,可见公务员涨薪难获共识,难被认同。公务员虽然只是一项职业,但又有其特殊性。一来特殊在其职责是专门为民服务,二来特殊在其工资来源于财政收入,来源于税收。而老百姓作为被服务对象和纳税人,无论从工作方面还是工资方面,都确实有资格评头论足,甚至提出反对意见。但凡事要看全面,目前强烈的反对声似乎有些过激。客观来看,群众对公务员群体的认识、看法,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网络,而经媒体曝光的又多半是一些负面的人和事,长此以往,就很容易给老百姓造成“公务员都是贪官”的错误判断。殊不知国家提到的“涨薪群体”有90%以上都是在基层兢兢业业为民服务的小小工作人员,一无权利、二无门路去贪。当然,给公众造成这样的印象公务员自身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工作情况、职能权限、工资发放等很多方面的不公开、不透明,让群众看公务员总是“雾里看花”,对公务员的收入也很容易道听途说、以讹传讹,久而久之,公务员就被传为了一个“高薪群体”。

此外,公务员涨薪难,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政府部门的办事态度和效率。拖沓,向来是政府部门办事的一大恶疾,对群众如此,对“自己人”亦如此。而拖沓一来因为办事环节多,需要层层申报、层层审签,二来源于“怕担责”的心理。涨薪是个严肃又敏感的工作任务,谨慎是应该的,但过分谨慎不免让人联想到责任与担当。于是,一拖再拖,让总理下达的“最后期限”最终还是没有落到实。

总而言之,公务员涨薪应客观看待。一方面,公务员群体需要更加努力,用自身实力换取群众认可;另一方面,社会大众也应抱着理性的态度看待公务员涨薪,正确评判政府和公职人员的功与过,让“公务员涨薪”不再是一个尬尴的“难产”事件。(田果)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