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安全”是社会发展的“催化剂”
2015-08-31 17:04:08 来源:汉网

深圳《法治时空》记者,在深圳黄记煌车公庙泰然路店暗访发现:该店后厨竟成了“苍蝇乐园”,厨工菜刀打苍蝇,大厨不洗手,捏完苍蝇再炸饼;发霉大米洗洗下锅,“不发霉洗来干嘛”;青椒、鱼等食材掉地上不用洗,淋上调料就上桌……种种“想象不到的脏”让人触目惊心。(8月30日 人民网)

“郑人买履,当年成双。一朝离别,生死茫茫。君成果冻,妾为胶囊。重逢胃壁,携手天堂。”一首诙谐幽默的打油诗却道出了食品安全的悲凉,诸如地沟油、速生鸡、瘦肉精、三聚氰胺等食品安全事件的此起彼伏、层出不穷,已让“舌尖上的安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关心的头等大事。

从曝光的“黄记煌”事件来看,食品安全事件大有顶风作案,愈演愈烈的趋势。更让人忍俊不禁的是,一直将“卫生”作为卖点之一,宣称无需厨师,在顾客面前制作,从生到熟,消费者可以看完整个过程。这种“自打脸”的失信行为提醒了消费者:即便是品牌,也会和小作坊一样不靠谱。同时,也曝光了现今社会上很多企业管理的缺失。

实现“舌尖上的安全”还需“快、准、狠”。“快”是指,治理食品安全问题,不能只寄希望于道德手段,而是要“发现一个,严惩一个”。因为通过提升道德素质,达到根治食品安全问题的过程是极其漫长的。比如“食材掉地上不清洗”、“餐盘拍苍蝇也不洗”这其中可能不只是道德问题,还有可能是员工的卫生习惯问题。如果只是“喊得多,处理少”,没有迫使改变员工卫生习惯的强制力量,那么食品安全问题将一直是生活中的“定时炸弹”,既危害人民生活,又损害政府的公信力。“准”是指食品安全监管要到位。从食品生产到食品流通,从实施生产许可到检验、查处,监管不仅要做到范围全面,更要做到“发现及时”,让违法生产经营者无“空子”可钻。“狠”是指要加强法律法规的惩罚力度。严厉整治“小作坊”、“黑窝点”以及无卫生许可证、无经营执照、无生产条件的生产加工企业,使其无“还手之力”,尽快退出社会舞台。

“舌尖上的安全”关系着人民的生命安全,是“以人为本”社会的重中之重,是社会发展的“催化剂”,只有保证人民的食品安全,才能确保人民的生命安全,才能让实现社会快速稳步的发展。当然,我们的食品安全监管还需要社会集体的努力,新闻传播媒体以及群众自身都应担起监管责任,发现食品安全事件要主动举报、积极曝光,为社会的发展保驾护航。(张体敏)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