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的食品安全受到公众的普遍关注,远有三鹿奶制品问题事件,近有黑芝麻糊超标事件、江浙沪儿童体内兽用抗生素太多事件,一起起的食品安全事件一次次向我们揭露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我们必须自省,必须崛起,不能再允许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食品,否则,国民的健康将无所保障,国民的消费也会向海外靠拢。
据笔者了解,大部分年轻父母有条件购买海外奶粉的,都会义无反顾的托亲友代购国外奶粉,这种现象充分反映了年轻群体对国内奶制品行业不信任。虽然我国食品种类繁多,没有质量问题的话,应该能完全满足国民的需要,可连三鹿、南方这样大牌的企业都会出问题,哪些不知名的企业又何以信赖?而滥用抗生素造成江浙沪儿童体内抗生素太多,也反映了除食品质量外还存在着国民安全知识的匮乏问题,也许给动物用抗生素的人们根本不知道会有这样的后果。
想要挽回国民的信心,食品企业和市场监管部门必须守住良知和信用,自觉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和义务,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企业生产产品要严谨,原材料的选择也要严格,就像国外奶制品,他们对奶源的要求特别高,这一点我国确实需要借鉴一下,只要是涉及食品生产的环节都要严格把控,确保按照标准出品。生产高质量、高水准的产品,把好质量关,决不允许生产或出售不达标产品,确实把消费者的健康安全放在首位,用食品质量和信誉净化市场,赢回信任。
市场监管部门既要严格把控企业出厂产品质量,确保所有产品出厂时质量达标,还要加大市场巡查密度,以防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同时开放群众举报窗口,及时受理和核查群众举报事件,用执法督导和严查不怠治理市场,不留死角。
无论是食品企业行业的整顿还是市场监管部门的治理都需要时间,让我们一起以审视和期待的眼光盼望着食品行业的大复苏。(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