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面前,能否创造中国式养老道路?
2015-10-27 14:13:44 来源:汉网

近日,网曝北大著名教授钱理群卖掉房子,和夫人入住北京昌平一养老社区。据说,入住养老社区三个月来,钱理群已经习惯新环境,还能够集中精力写作,每月住宿费大约2万元。

一些善于联想的人,首先想到的也许是,钱理群教授怎么沦落到如此地步?其实,钱理群的选择代表了一种养老方式上的示范,但这样的“从容”选择,对当下大多数普通人而言,仍难以轻易复制。比如,钱理群夫妇本身无子女,选择社区养老时或无心理包袱;其次,其名人身份和物质条件,能够卖房入住每月住宿费大约要2万元的养老社区。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社区养老仍面临着观念和现实层面的双重压力。更重要的是,当前普惠式的公共养老资源仍旧显得稀缺。像钱理群这样的名人进入社区养老,仍是一种时髦的选择。但不管怎样,民众养老观念的转变和多元化,有赖于像钱理群先生这样的名人作出示范,最需要的还是职能部门能够有前瞻意识,及时转变观念,看到社会化养老的大势所趋和所面临的资源缺口,将提升社会养老资源的投放置于一个更全局性的层面来加以考量和应对。
我国目前的养老资源呈现出多重的不均衡状态,一方面,高端养老床位空闲率高达40%,与钱理群为邻,显然是一件仍属奢侈的事情;另一方面,普惠式的养老资源却依然一床难求。广大农村的养老现状更不容乐观。在很多地方,失能、独居、留守老人活着的目的只剩下了“活着”。即便能够进入价格低廉的养老院,往往也面临着诸多不确定因素。

笔者认为,对各级政府而言,投入扶持养老产业必须迈出更大的、更实质的步伐。在当下“创业与创新”的背景下,家政服务也当作为一个规范化的产业来培育,给予家政服务员应有的培训、社保、社会地位。老龄社会已然来临,恐慌解决不了养老问题,实干才有意义。人人都会老去,当我们进入迟暮之年,能不能找到一个颐养天年的安身之所,面积大小不强求,有无大山无所谓,但至少也该有可口的饭食,有便捷的医护,这样才会有品咂往昔岁月的情绪,这不仅关乎老年人个体的福利,也关乎这个国家的文明程度。(流浪孤星)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