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手环融入互联网元素,方能跳好“公益舞步”
2015-11-10 08:47:22 来源:汉网

几个月来,漳州老义工黄惠聪很苦恼,他们自费定制的500个爱心蓝色手环,打算免费送给漳州的老年痴呆患者,可是7月以来,只发出100个左右。而各种漳州老人走失的新闻,仍旧频频见诸报端。(11月9日 东南网)

定制500条爱心手环,仅发出去100条,义工认为是一些老人爱面子不愿意带,或是家人对老人的关心不够,笔者以为此种想法有失偏颇。

如今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智能可穿戴设备在网上、网下热销,各种品牌层出不穷,且仅具有定位功能的还都不贵。稍微好一点的能监测血压、心跳、记录运动轨迹,还能实时定位,平时戴着像手表,必要时可向绑定的手机发送求助信息,这些设备对“免费爱心手环”的冲击不可小视。

城市里的养老和医疗条件都比较好,而且如今又倡导关心关爱老人,有免费发放的爱心手环无人领,原因应该还是多方面的。

比如一些老人,虽然是是患病,但不是特别严重。另外家里又有条件照顾的比较好,时刻都有人陪伴,那这个手环对他们来说就没太大的用处。相反如果家人登记了信息,领取了手环给老人,会不会让老人觉得自己变成了家人的“累赘”,产生自责心理呢?还有一些老人,子女住的近,家里经济条件也比较好,可能会选择当下比较流行的智能可穿戴设备,毕竟他们提供的服务更全面,一旦发现老人长时间未归就可以马上定位,而不用等到真走失了靠好心人的爱心接力。况且现在一些设备的经销商,在用户缴纳服务费以后,还会赠送一定额度的意外险。这些都比爱心接力、社会救助更方便。

爱心手环要想走进家庭,单靠“免费发放”还没有足够的吸引力,毕竟它的作用只在于“事后补救”,还达不到“防患未然”。由此我们也应看到,互联网应用的扩大化对传统公益的冲击。公益、爱心接力除了要考虑实用性,更要关注便利性及隐私保护。唯有做到与互联网的完美结合,才能扩大应用面,达到预期效果,跳出“华美舞步”。(刘天竺)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