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远离“毒友圈”,要补足精神之“钙”
2015-11-17 11:53:40 来源:汉网

党政干部本应在党纪国法上严格自律,带头拒绝黄赌毒。然而,近年来,少数党员干部、公职人员竟沦为“瘾君子”,热衷于搞“毒友圈”,堂而皇之开“毒趴”,并以毒为媒进行权钱、权色交易。半月谈记者在湖南等地调查发现,干部涉毒呈现吸食新型毒品多、毒友圈固定、与社会人员串联吸毒等特点,带坏了社会风气,损害党和政府形象,对此应高度警惕,设立“高压线”。(11月16日新华网)

毒品这个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目前,日趋严重的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灾难。毒品泛滥直接危害人民的身心健康,并给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巨大的威胁。在报纸上、宣传栏里、书本中对于远离毒品的宣传教育材料有很多,可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据联合国统计,毒品蔓延范围已扩展到五大洲的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且全世界吸食各种毒品的人数已高达2亿多,其中17~35周岁的青壮年占78%!这是一个让人触目惊心的数字。虽然世界各地打击吸毒贩毒力度不断加大,但效果并没有想像中的那么好。在巨额利益的驱使下,制毒贩毒团伙一次次铤而走险,大量制毒贩毒。

对于毒品的危害,一些人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比如有些人觉得冰毒、麻古、K粉、“奶茶”、“咖啡”、“丧尸水”等新型毒品不上瘾,不必警惕。还有的出于好奇、追求刺激、时髦等心理,偶然尝试之下,陷入毒品的陷阱。同时,一些明星、官员吸毒案件频发,也给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还有一部分人是在不之情的情况下吸食毒品的,被人利用后不得不受人摆布,成为吸毒者中的一员,更甚着以毒为媒进行权钱、权色交易。

领导干部吸食毒品,多是因为精神空虚,信仰缺失,人生观、价值观等偏离了正常轨道,是精神上缺了“钙”。对于政府自身而言,一定要扎牢制度篱笆,把“红灯”亮在干部触碰毒品之前。对于公职人员吸毒,一经发现,严惩不怠,绝不姑息,同时追究当事人和单位领导的责任。对于领导干部自身而言,也要懂得“吸毒一口,掉入虎口”的道理,即使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引诱、欺骗吸毒一次,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不再吸第二次,更不要吸第三次。(文/李颖飞)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