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透明是“多校划片”成功关键
2015-11-30 09:12:14 来源:汉网

近日,教育部司长王定华透露,教育部正在考虑推行多校划片,也就是一个小区对应多个小学初中,让买了学区房的家庭也不确定到底能上哪个学校。“我们一方面通过这种方式为学区房降温,另一方面加大查处力度,及时曝光择校现象,务必把就近入学落到实处。”(11月27日中国经济网)

然而,现实中为什么学校划片会让家长纠结?说“就近入学”,为何分到的学校既远又差?地方教育部门给出的解释是:“就近原则”不是“最近原则”,要根据本区域内的小学布局、入学儿童的数量及分布情况,确定公办小学的施教区范围和招生规模,学区分布呈不规则多边形。这样的“不规则多边形理论”换做谁都无法理解。

难怪公众一直充满疑问:为什么一街、一墙、一河之隔,上的学校就是两重天?就连在同一个社区,门牌号不同,上的学校也不同?划片的标准到底是什么?是否存在猫腻?“就近入学”划片存在寻租现象已成不争事实,开发商成关键因素。这无疑是违背就近入学原则的——既增加了孩子们的安全风险,又是显而易见的不公。事实上,有关部门主动寻租,对“就近入学”的损害已经成为很普遍的现象。主要模式就是,政府主导引入优质教育资源,并希望开发商能进行“援助”,政府再予以回报——在这个过程中,寻租部门得到了“政绩”,也得到了“好处”,正是一举二得之事,何乐而不为呢?

对于开发商而言,主动寻租也是常见情形。因为他们明白,一旦成为优质教育资源的学区房,房地产的价值常常会大幅增值。开发商一般通过两种方式对学校划片而获益:第一种是开发商捐建,政府认可,这种情况,肯定是先保证小区的业主入学。第二种是,划片划不到名校,开发商与学校合作,捐资助学。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小区明明离学校很近上不了,有些新建小区离得很远反而可以上的原因。除此之外,如果能直接买通划片的负责人,获得的利益更大。

现实生活中,一个教育局长在划定学区时随便扩展或缩小一下范围,都是小菜一碟的。要杜绝寻租现象,学校划片的信息公开,社会监督就显得非常重要。学区划分涉及学生的教育选择权,也关系到学生学习的权益,每位家长都关心孩子就读学区的好坏,如果分配到心目中的好学区,家长们都满意;如果分配到不合意的学区,家长常常会群起抗争。

因此,世界各国都非常注意在学区划分时保证公众的参与和信息的公开透明。我国应该借鉴各国的经验,在学区成立学区教育委员会,由政府教育官员、人大代表、学校领导、教师代表、家长代表、社会人士代表共同组成,负责制定学区入学方案,并监督方案实施。因为学区制不仅仅是就近入学的学区划分,更要求在学区内实行教育民主管理。学校还要加强对学生的资格审核。“多校划片”被寄予了促进教育公平的厚望,但如果划片不公开透明,权贵阶层依旧可以通过暗箱操作占有优质教育资源,这样的划片恐怕就没什么意义了。(东方红城)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