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绝大部分企业没有专利发人深思
2015-12-31 09:11:39 来源:汉网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这可以直接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进一步推动对外开放。”但是,目前国内仍有一半以上的企业没有自己的注册商标,大部分企业没有申请过企业专利。(详见12月30日《法治周末》报道)

长期以来,中国一度成为世界代工厂的代名词,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缺乏技术创新成果,只能通过为一些掌握核心专利技术和拥有商标权的国外知名品牌代工,赚取菲薄的利润。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这么一个案例,一双同样的运动鞋,如果贴上耐克商标,则身价倍增,否则,可能面临着低价贱卖也会滞销的尴尬市场状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中国的低成本代工优势正渐渐丧失。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提出了通过“万众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对于当前我国6000多万家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全球市场的竞争,已经转向以知识和创新为主,企业只有通过专利、商标、技术秘密保护等知识产权形式,才能取得公平竞争的机会。

令人遗憾的是,虽然我国受理专利申请早在2014年就已经高达1545.5万件,但是,其中绝大部分专利的质量都较低,很难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更多的专利则只充当企业用于品牌形象包装的抽象工具,迟迟没有投入生产领域,转化为富有竞争力的产品,绝大部分的企业甚至不愿意或不懂得申请专利等知识产权保护。当然,其背后的原因主要在于企业缺乏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不足、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等息息相关。

笔者认为,不管市场环境如何,任何企业要想获得长远生存和发展,都只能通过创新途径才能实现。因为市场需求永远处于变化之中,如果没有创新,就难以满足消费者需求,最终必然惨遭市场淘汰。

那么,中国企业应该如何才能更好地开展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呢?笔者认为,至少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发力:

第一,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站在国家创新的高度,投入更多的经费,推动国内重大技术创新,提升国家层面的创新竞争力,在必要的条件下,不妨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到创新投资领域。同时,有关部门针对企业家市场的创新管理,最好重新梳理创新扶持和保护机制,建立更加健全的创新管理组织机构,并制定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通过严格的考核方式,督促有关地方职能部门全力推动企业创新。职能部门应该将鼓励扶持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同时建立起更符合国情的知识产权交易机制,促进创新成果高效进入生产领域。

第二,各企业家行业协会应该将帮助会员提升创新能力作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期的重要日常工作之一。协会不妨利用平台的组织优势,协调会员企业通过创新联盟、创新成果内部交流等方式,推动所在区域行业集体提升创新能力,并在适当的时候,为会员提供专利申请、商标注册等知识产权保护咨询和维权。

第三,企业经营者应当提高创新意识和自身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不妨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通过内企业家、创新中心等多种形式,开展持续的创新工作,不断满足市场新需求,有效提升核心竞争力。实际上,目前中国已经有多家企业通过创新获得较好的发展了,比如格力、联想、华为等大型企业,它们都是因为特别重视创新研发,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值得绝大部分企业学习和借鉴。(余汉托)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