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猴年春晚》:践行“中国梦”的文化盛宴
2016-02-14 08:55:42 来源:汉网

2016年2月7日晚春晚一开始,到2月9日,央视启动了专项海外观众电话调查项目,总共访问了403位海外观众,其中有效访问193位。通过短信与观众互/动190275条。收到春晚相关观众来电1276个,较去年增长39%。观众普遍对今年春晚好评如潮。(2月12日《人民网》)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在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道路上,今年的春晚可以说是为猴年的吉祥赢得了开门红,让全国人民一起迎来了“你我中国梦,全面建小康”好时光、好日子。

“岁月忽超乎,今朝相与庆”,走过了30多年的央视春晚,尽管每年都在人们褒贬不一,毁誉参半的赞赏声与批评声受到百姓的关注和热。但是毋庸置疑的是春节联欢晚会已成为中国百姓喜迎新春不可或缺的习俗和“年夜饭”。

今年的春晚以“你我中国梦、全面建小康”为主题,通过歌舞、小品、杂技、情景剧等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的艺术形式,回眸建设小康的可喜成就,展示决胜小康的坚定信心,分享全面小康的美好愿景。

北宋学家周敦颐言“文以载道也”,说明了文学、文艺不单单只是具有抒怀心志的作用也具有影响社会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也说过:“文以化人,文以载道,”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而春节联欢晚会就是能够集中展示文艺繁荣的最好舞台。

今年的春晚在其所载之“道”的艺术表达中,将家与国紧密联系缓缓道出。“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从一开始的以RAP形式唱出“党风政风社风,清风满怀”百姓心声的《春福来到》再到后来的百岁老兵敬军礼,亦或是小品《是谁呢》都将社会主核心价值观全方位、立体化的展现于百姓面前。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这场持续4个半小时、跨越5座城市、涵盖40个节目、直播收视率高达30.98%的新年大联欢不仅仅肩负着让所有观众放松心情的责任还在潜移默化的为中国人民传达着一种中国精神——德性。小品《放心吧》选用极具社会代表性的网络诈骗题材,用正能量重唤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和信任。而”毒舌“蔡明和潘长江合作的小品《网购奇遇》则以网购中常遇到的“消差评”为切入点,真实再现了一对互联网世界里的买家和卖家,从互给差评到互相帮助的故事。《六尺巷》讲述了中国最优秀的传统美德,展示了谦让之德的重要性。

今年的春晚无论从舞美、灯光设计,还是艺术形式、服装道具,节目设置都饱含浓浓的温情和感动。《过雪山草地》《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我的祖国》让我们重回艰难岁月,体味先烈的牺牲和无畏,他们的无私英勇让人感动;《父子》的娓娓道来让我们柔肠百回,湿了双眼。除了感动与温情之外,今年春晚采用的分会场设置更是让观众耳目一新,泉州、西安、广州、呼伦贝尔增设的4个分会场。有观众评论说:“泉州、西安两大海陆丝绸之路起点的选择,潜移默化地融入了“一带一路”伟大构想,更具历史纵深感和时代精神。五大会场实时互动,同步直播,创造了五地同唱一首歌的盛况,烘托出举国同庆的喜庆氛围。“而这些各具地方特色的节目,更是让人一饱眼福,拉近了广大百姓的感情距离,彰显了地域文化特色。那些具有地域特色的节目更是让海外华人喝了一杯“每逢佳节倍思亲” 浓羹。

正所谓:“温情与感动起飞,新创意与正能量共舞“,猴年春晚既彰显了“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己”的现实意义,又能充分表达忠孝仁义礼智信,点滴不难忘的美好希冀。难忘今宵,一台视觉与听觉的盛宴让我们久久回味,一份感动与信仰让我们久久难忘,猴年春晚给了我们”以梦为马“的动力和实现梦想的希望,让我们来年春晚再续欢笑。(韦其江)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