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处理网络民意的法宝
2016-04-22 23:49:33 来源:

“不要对老百姓提出那么多的要求,要求他们每句话都是客观的、理性的、准确的。”今天下午,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喻国明做客人民网,以“解读总书记在4月19日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主题接受人民网的专访。在访谈中,喻国明强调领导干部要对网络上的民意多一份宽容之心。(人民网北京4月21日电)

4月19日召开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对广大网民,要多一些包容和耐心,对建设性意见要及时吸纳,对困难要及时帮助,对不了解情况的要及时宣介,对模糊认识要及时廓清,对怨气怨言要及时化解,对错误看法要及时引导和纠正,让互联网成为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成为发扬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的新渠道。

国家如此重视网络民意,是百姓的福利。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服务日益丰富完善,我国网民人数已有7亿之多,QQ、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平台的出现,更是给民众提供了一个便利的“发声”渠道。无论是百姓的情绪表达还是利益诉求,都直观地呈现在网上,而且网络交流的非直面性最大程度上还原了民意的真实。因此,多上网听听群众怎么说,对于领导干部开展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群众在哪儿,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

当然,网络也是一个鱼龙混杂的地方,并不是所有的网络声音都是民意,需要我们提高甄别网上舆情真假的能力,既要听得进去,客观地看待问题;又要改变思维方式,切实站在群众立场上。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有一定的政治担当和政治智慧。网络传播具有速度快、范围广的特点,第一时间被披露出来的信息可能只是整个事件的冰山一角,民众或许会被碎片化的信息误导。此时该担当要担当,该回应要回应,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同时还要善于拨开迷雾,看到事件背后的逻辑,避免陷入网上无谓的纷争,影响政府形象。

现在,越来越多的地方,已经认识到了这些问题,调整姿态,真诚直接地开展网民留言办理工作办点实在事、说点家常话,“披露得了信息,解决得了问题,卖得了萌”是很多留言办理单位的共识。例如,河北省的某个城市已经在对网友的公开回应最后附上“小雨微凉,注意保暖”等适应时节的问候语,闻者无不心底荡漾起一片柔软。就像一位省长近期就当地的留言办理工作情况作出的批示那样,上网做群众工作,贵在“用心做好每一件事,让群众满意,感受温暖”。(开心仙人)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