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吃零食却被虐待致死 教师体罚之重为哪般
2016-08-16 11:03:01 来源:汉网

一名10岁男孩在学堂读书期间因偷吃零食,遭到两名教师悬吊虐待致死。记者日前从福建省泉州市人民检察院获悉,涉案的两名教师被控告故意伤害罪。(8月15日 中国青年报)

教育,自古以来便是一个大课题。连三字经中都写到,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由此可见古人对孩子教育的重视及对教师地位的推崇。体罚作为教育孩子的一种简单粗暴却表面有效的辅助方式流传至今,从古代私塾所用戒尺、教鞭到如今面壁思过、罚站、跑步,体罚方式层出不穷,而效果却不得而知了。日前,一名小男孩因偷吃零食被教师虐待致死的新闻让大家义愤填膺,但愤怒过后,我们更该思考,教师体罚如此之重却是为哪般?

首先,是家长的默许。所谓“严师出高徒”、“棍棒底下出孝子”,是大多数家长的信条。更有甚者出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理,主动对教师说孩子该打就打,不必顾忌。孩子当真被打后回家哭诉,家长却认为老师是为了孩子好,不仅不安慰还会责备孩子。久而久之,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教师的体罚气焰。

其次,教师存在急功近利心理。在某些学校,孩子的成绩与教师的奖金、职称评定挂钩。不可否认,这有一定的好处,可以让教师更加自主积极地去管孩子。但凡事利弊并存,另一方面在切身利益的驱使下,教师心理压力大,对学生口出谩骂、甚至体罚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不仅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更会给孩子的童年留下难以磨灭的阴影。

还有一点,就是教师法律意识淡薄。我国《义务教育法》第十六条明确规定“禁止体罚学生”,《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5条也明文禁止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身为一名教师却是位法盲,怎能教书育人?以如此严厉的体罚来对一名年仅10岁的小孩,这位教师的心也当真冷漠的可怕。

祖国的花朵还未盛开便已夭折,只留下惋惜与遗憾,同时希望一个鲜活生命的消逝能够引起有关部门的觉醒,迅速采取措施补救,并让天下教师以此为戒,要知道,教育的方式有千百种,鼓励和肯定远比体罚有用得多。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也希望这次事件最终成为体罚教育的终止符,家长、学校、社会三方共同发力,让所有的孩子都能轻松快乐健康地成长。(蔡彬)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