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地球的住客,请彼此尊重
2016-09-29 09:57:24 来源:汉网

近日,无锡动物园展出了一只高3米多的长颈鹿标本,它因误食游客乱投喂的食物(特别是塑料袋)致死。(9月28日 扬子晚报)

看到这则新闻,笔者不禁联想到1993年,上海动物园内一只名叫“海滨”的长颈鹿死于圈舍,死亡解剖发现腹中有很多塑料袋,系游客投喂造成的,后来它被上海动物园制成标本展示,以提示游客文明对待动物,不要胡乱投喂食物。“海滨”就这样在上海动物园内站了23年,然而,它并没能阻止悲剧的发生。

动物园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动物的移地保护和科学研究,除此之外还有自然保护教育。而目前动物园更多的是观赏,动物们在那里并不能得到更好的饲养,像北极熊、像企鹅,每当在南方看到它们被单独关在笼子里就觉得很无助很可怜,其实,这里并不属于它们。因此,不得不承认很多动物园做的并不是很好,美其名曰保护,可是一大部分动物都处于饥饿状态,比在自然界觅食都要过得窘迫,还要进行各种表演以换取食物,以供人们娱乐消遣。

据了解,每个动物的餐食都是定量的,投食会让动物消化不良还有可能感染疾病。动物不像人类一样知道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也不懂得节食,食物一到面前就会本能的吃下去,甚至可能会被食物活活撑死。他们唯一和人相似的就是身体构造,以及一条对它们而言很重要的生命。

其实,很多游客投喂食物并不是怕动物吃不饱,他们只是想把动物吸引过来,看动物们抢食,相互打斗,以寻找自我心灵上的“满足感”,在他们的头脑中根本没有保护意识。大人教唆孩子投喂食物给动物,觉得以这种方式与动物亲密接触的互动很开心,却对“禁止投喂”的警示标语视而不见。而有些人是袋子里的东西喂完了直接把袋子扔进去,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环保意识缺失的表现。

也许,人类表达喜爱的方式对动物而言可能是种折磨,笔者想起蜡笔小新有一集将一家人去动物园看熊,小新把爸爸的钱包扔到熊园里了,让熊熊“买点自己爱吃的东西”,孩子有时也许真是无意的,但作为家长一定要严实看管,该进行的教育一定要教育到位。

笔者认为,单有警示标语并不能阻止人类对动物们的伤害,动物园应该对投食的加大惩罚力度,并鼓励其他游客通过拍照、录像来获取乱投食的证据,对这一行为进行有奖励的举报,并建立征信制度,设立旅游黑名单,禁止乱投食者进入各景点。动物被圈养在动物园里本来就是伪自然的,我们可以报着观赏、认识的目的参观,但请温柔地对待。你可以不爱,但别伤害,如果你爱,文明关爱。(李佳欣)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