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无人区”从此不再无人烟
2017-04-21 10:01:59 来源:汉网

因为对外交通不便,路隘林深,老挝琅勃拉邦湄公河拐弯半岛区域被称作“无人区”。为建设中老铁路新建的施工便道、输电线路、电信和网络通信改变了当地“无人区”面貌。建成之后的中老铁路将给当地带来更大的变化。(中国经济网4月19日)

老挝是一个内陆国家,境内 80% 为山地和高原,多被森林覆盖,交通不便,经济不发达,但是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中国西南部地区打通南太平洋和印度洋出海口的必经之地,承载着重大的地缘政治价值。中老铁路北起两国边境磨憨-磨丁口岸,南至万象,全长400多公里,于2016年12月25日开工,预计建设期为5年,总投资近400亿元人民币,由中老双方按70%和30%的股比合资建设。

当前,全球经济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不再是单纯的单打独斗,而是全方位的合作。一条铁路将中老两国的关系紧紧地连接在一起,老挝需要中国的资金与技术来发展铁路,中国需要老挝的市场与格局来扩大自身的影响力,这是一个互利共赢的合作,

中国铁路在对外输出的道路已经走出一条前无古人的道路,中国铁路通过引进、消化、研讨,已经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铁技术,实现了从初期的设备供货和施工建设,向设计引领、技术带动、运营维护的全产业链输出的转变,使中国铁路走向世界成为必然。中国铁路“走出去”双方更深层次的合作将会给中国经济、政治、战略格局等带来巨大的影响。

中老铁路投资建设,必将带来沿线的经济发展,进而引发“蝴蝶效应”,带动区域的投资建设。从此林深山重不再是险阻,河多水急不再是困难,“无人区”不再无人烟,逢山开山、遇河搭桥,中国铁国建设积累多年的优势在老挝的深山老林中得到进一步的历练。

20世纪50年代,老挝为了反对美国的侵略,请求中国给予援助,作为邻邦,中国义不容辞承担起援老抗美的义务,无偿向老挝提供各类枪支弹药以及其他武器装备,在战争中共有269名中国人牺牲在老挝。烈士陵园长眠着中国军人,苍松翠柏见证着中老两国的友情,今日再度携手,面向未来,共同发展,中老两国人民的友谊在两根钢轨的不断延伸下必将绵延不绝。(袁建君)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