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的“包容审慎”说与谁人听?
2017-07-19 15:03:40 来源:

7月12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明确要求,要将已审议的《快递条例(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会上,总理说了这么一段话:“几年前,快递业刚刚开始发展的时候,有些城市不允许快递存在,理由是影响市容整洁,快递员骑的摩的也不允许停放。但是我们认为,对于任何新生事物,应尽量秉持‘包容审慎’的监管方式,不能一上来就‘管死’!”(7月18日光明网)

新事物在初出阶段,往往因为与环境不匹配而发生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一个新的行业的产生,必然有其产生和存在的社会需要和价值,如何让这种价值最大化,被人们认可,消除其成长过程中的问题的“杂音”,值得我们思考。从快递业到电子商务,从移动支付到共享单车再到微信,对于新业态模式,李克强总理反复强调,监管应该“包容审慎”,这不仅仅是鼓励创业者,让他们更有信心,竭尽全力去创造创新,也彰显了中央政府在经济新业态上的笃定姿态。

顺应大势方能有所作为。不能因为新的行业存在问题就全盘否定,要把它当做幼苗一样精心呵护,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让它能够在成长过程中释放更大的能量,带来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与此同时,要以科学的论证、细致的调研和审慎的法律依据为基础,结合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监管办法,帮助新业态由杂乱走向规范,帮助他们树立自我调整、自我管理甚至自我整改的能力,让他们由青涩走向成熟。

总理所强调的“包容审慎”应成为更多人的共识,成为新业态从业者、社会大众和政府部门所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作为新业态从业者来说,应该庆幸自己生活在一个激情与包容并存的时代,能够释放自己思维和力量,更要在社会秩序和法律法规的约束下,做好创新创造,让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作为社会大众,应该感谢新业态让自己的生活变得便捷舒适的同时,规范自己的言行,给予他们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并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帮助新兴行业成长;对于政府部门,特别是监管部门,要将服务贯彻始终,用审慎的态度执法和制定法律法规,为新兴行业指明发展方向。

2014年11月19日,李克强总理在暮色中现身浙江义乌青岩刘村,村民们闻讯冒雨赶来,把现场挤得水泄不通。在走访过程中,李克强总理鼓励“店小二”未来创业当“大掌柜”,称赞快递员工说:你们的工作了不起!总理用自己的言行证明了对于新业态,对于新业态从业者要更加包容、尊重,要用长远的眼光看待新业态“成长中的烦恼”,我们相信,新业态必将带来新奇迹。(孔令晶)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