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电视台记者卧底某饮品店,发现“新鲜”饮品内幕,真相令人震惊,不仅用发黑的芒果榨汁,而且店员制作果汁期间既不洗手也不戴手套。因为怕早上来不及制作,他们会把前一天多出来的成品放到第二天来出售。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习近平总书记对食品安全工作有过重要指示,他强调,确保食品安全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之责。我们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守护食品安全,不仅需要国家立法,也需要多方合力,需要每个人、每个社会组织单元共同参与。
近年来,我国的食品安全受到公众的普遍关注,远有三鹿奶制品问题事件,近有黑芝麻糊超标事件、江浙沪儿童体内兽用抗生素太多事件,此类食品安全事件表明我们食品存在诸多问题。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深层次找原因,寻找事故发生的根源,不能再允许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食品,否则,国民的健康将无所保障,健康中国也将沦为空谈。
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该发挥能动性,严格按照法律赋予的权利履行职责,加大市场监督管理的力度。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笔者认为食品药品行业主管部门应该多措并举:
首先,食品药品主管部执法更加严格。关注细节才能彰显监管力度,实现有力监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进一步明晰部门之间的职责,避免多头管理,只有管理者真正做到有力监管,才能对不法分子起到震慑作用,才能在保护消费者的同时也给诚信经营的商家以鼓励和支持。
其次,对违法者处罚更加严厉。发现有商户生产经营的行为,若触碰到法律,将严格按照法律法律给予处罚,绝不姑息!同时,可建立行业信用体系,一旦食品生产经营者出现违规现象,食品药品主管部门对当事人加大处罚力度,情节严重的可罚至终身不得重操旧业。
最后,完善投诉举报者制度。食品药品的从业企业多、涉及面广,仅仅靠主管部门执法人员进行监管,略显心有余力不足。为此,应完善投诉举报制度,政府主导、社会监督、全民参与。发现有违法违规生产经营食品的行为,及时举报,主管部门及时查处,避免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陈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