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 谱写武汉防震减灾新篇章
2018-05-11 17:25:56 来源:汉网

\

武汉市为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城市 胡东东 摄

\

江夏区龙泉山地震监测台

\

防震减灾宣传周活动现场

\

蔡甸区侏儒山街道幼儿园举行地震应急演练

华中重镇,九省通衢。

两江交汇,三镇鼎立。

商贾云集,人文荟萃。

武汉三镇因地处长江和汉江冲积形成的平原地带,城区大部分为河湖沉积地质条件相对软弱的土壤层,对地震波会起到放大效应。史料记载的3次5级以上地震,给武汉敲响了警钟。

超大的城市、稠密的人口,一旦发生破坏性地震,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武汉市被国家确定为6度设防区,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城市。

恐震之心不必有,防震之策不可无。长期以来,武汉市防震减灾工作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扎实推进“监测预报、震害防御、应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建设,城市抗震能力大大增强,防震减灾事业快速健康发展。2012年以来,武汉市连续被中国地震局评为全国防震减灾工作先进单位。

地震监测

精准把脉地心异常律动

地震监测是在地震发生前后,对地震前兆异常和地震活动的监视、测量,对政府应急决策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武汉市高度重视地震监测工作,不断加强地震监、观测点和监测体系建设,并形成可视化运维。目前,全市共建有4个测震台、8 个前兆台、38个强震台、42个宏观观测点。并建有市、区两级地震监测中心,实现了地震监测的“立体化、网络化、可视化”。数字遥测地震台网总运行率保持在99%以上,地震监测能力达到1.5级。坚持地震趋势会商制度,不断提升预判地震趋势的能力。市地震监测中心建立以来,共监测到国内外地震2458次,有效监测到2008年汶川“5·12”地震、2010年武汉蔡甸“4·6”地震、2017年江夏1.5级左右多次地震、2017年九寨沟地震等,并及时完成了地震速报任务。

抗震设防

稳固筑牢安全之城

抗震设防是防震减灾的一项重要工作,落实城市基础建设抗震设防,要做到 “地下清楚、地上结实、公众明白”。

2016年5月1日,《武汉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办法》正式施行,为我市落实抗震设防要求提供了政策法规依据,并且在全国首先开展了“强震动监测设施建设”的行政审批工作。

近年来,“武汉天河机场”“武汉地铁”等数百个重大建设工程场地均开展了地震安全性评价,科学确定了抗震设防要求。全市纳入规划的建设项目全部达到了国家抗震标准,城市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

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 “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统筹搞好农房抗震改造……”的精神要求, 2016年-2018年,开展了农村民居抗震能力基础信息收集工作。每年组织工匠培训, 推广农村民居设计图集和施工技术,普及建筑抗震知识,有力推进了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建设。

按照“以示范为引领,以典型带一般”的思路,狠抓了“三个示范”创建工作。从2013年起,我市将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示范社区、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创建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和绩效目标,扎实开展,稳步推进。全市建成了一大批国家、省、市三级示范学校、示范社区、示范农居。截至2017年底,国家级防震减灾示范社区10个、省级17个、市级36个;国家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1所、省级13所、市级81所;省级农居地震安全工程示范村2个、市级10个。

地震应急

不断提升履行使命能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地震应急是防震减灾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检验防震减灾工作成效的“试金石”。

2015年修订了《武汉市地震应急预案》及各类配套预案,建立了地震应急快速响应系统和地震应急数据库,实现了地震震情信息与省地震局、市应急办的对接。建成了省、市、区三级地震“应急通”指挥、灾情速报操作系统,形成了地震灾情速报网。

为了提高地震应急救援和遂行任务能力,借助民防“3所1基地”等指挥设施,构建了防震减灾应急指挥系统。同时,组建了市、区两级地震应急救援大队和志愿者队伍,定期组织开展地震应急训练演练和桌面推演活动。2014年,与黄冈市地震局联合举行了“武冈—14”地震·通信应急演练。从2015年起,推行区级地震应急综合轮值演练活动。2016年组织举办了首届鄂东协作联动区地震应急综合演练。各区每年定期组织街道、学校开展地震应急演练。这一系列举措实现了地震应急演练“常态化、广泛化、基层化”,有力提升了地震应急响应能力、遂行任务能力以及社会公众应急避险能力。

为了便于居民就近找到疏散场所,有序进行疏散, 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地震应急疏散场所建设的意见》。截至2017年底,共建成144个地震应急疏散及避难场所,可疏散人员80余万人。较大型的有,2013年在洪山广场建成首个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总面积达2万平方米,可安置1万人应急避难,开启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新篇章。近两年,硚口金三角、江岸石桥游园、洪山幸福湾、东西湖三店学校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相继建成。

同时,各区建立完善了 “三网一员” 队伍,形成了完整的地震群测群防体系。

科普教育

逐步拓展 “六进”宣传领域

为了落实防震减灾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的“六进入”要求,采取多头并举、多样并重、多方合力的方式,全面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做到“各区有馆(科普馆)、课堂有书(防震减灾教材)、社区有点(宣传点)、公园有栏(地震知识宣传栏)、报纸有文、电视有影、电台有声、网络有群”,极大提高了防震减灾宣传的广泛性、普及性、趣味性和有效性,使防震减灾宣传遍布社会各个角落。

按照“自建一批、共建一批、改建一批”的建设思路,防震减灾科普展馆建设迅速展开,遍地开花。目前已建成对外开放的科普展馆有11处,每年接待参观体验者都在5万余人次左右。

2012年,民防知识教育正式纳入中小学教学计划,编印了武汉市中小学生民防知识教材和读本。同时,民防知识教育正逐步进入了高等院校、各级党校(行政学院) 的课堂。

坚持主题宣传周活动,以多样化的形式把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与教育贯穿于“5·12”宣传周、科技周、“7·28”地震纪念日等活动之中。近几年来,成功举办了“武汉市防震减灾宣传活动周文艺晚会”“全市民防知识竞赛”“武汉市防震减灾高校辩论赛”“难忘5·12 建设平安武汉” 电视访谈等一系列有影响、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活动。

防震减灾宣传载体多样化、普遍化,使防震减灾宣传无处不在,形成了立体型宣传格局。

在人员流动量大的公园、绿地湖边共新建宏观观测宣传点42个,介绍地震宏观前兆与观测方式。

通过地铁宣传平台,将地震避险知识推向社会,每年“5·12”期间在地铁播放《地震来了怎么办?》宣传片,传播地震知识和避险方法。

与市交通广播电台应急频道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每年“5·12”期间举办一期防震减灾及地震应急专访的互动节目;每当域外发生较大影响的地震后,及时安排专家到电台为听众答疑解惑,协助政府做好社会稳定工作。

在市委、市人大、市政协、市政府、市民之家以及13个区办机关大楼、区级政务中心分别安装了地震信息播报终端。并将地震信息播报纳入了武汉市政府门户网站内容,方便市民能够及时了解地震信息。

2011年,在全市开展了《武汉市居民地震应急避险告知卡》的发放活动,共发放告知卡200余万张。

2016年以来,结合武汉“智慧城市”建设,开通了“武汉民防微信平台”和“武汉防震减灾”微信公众号。

2016年以来,在全市初中2年级发放民防应急包,使每个初中学生都享受到防震减灾的福祉,达到了“小手牵大手,通过一个人,影响一家人”的目的。

防震减灾

砥砺前行谱写新华章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防震减灾,永远在路上。武汉市防震减灾工作将深入贯彻落实“两个坚持,三个转变” 的新时代防灾减灾救灾思路,以“坐不住的紧迫感、等不起的责任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勇于拼搏,大胆创新,不断加强防震减灾综合体系建设,为助推建设国际化、现代化、生态化大武汉,提升全市防御自然灾害能力而努力奋斗!

链接

避震小常识

地震时的伤亡,主要是地震房屋垮塌及次生灾害如火灾所造成的。正确的避震方法可以大大减少人员伤亡。因此,在地震发生时,人们是否掌握了地震常识,是否预先准备了方案,采取什么样的行动,都将决定地震对人们造成损害的程度。

震时是跑还是躲?专家认为:震时一定要保持冷静,判断所处环境的危险程度,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室内避震应选择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室内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

我们应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逃往室外时应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

室外避险要避开危险场所,如狭窄的街道,危旧房屋、危墙,女儿墙、高门脸、雨篷下,砖瓦、木料等易倒塌物品堆放处;要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如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过街桥、立交桥;高烟囱、水塔下;要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如变压器、电线杆、路灯、广告牌、吊车等。

地震过程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内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来源:长江日报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