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燕
百年堤角焕发生机
小桥流水,仿古楼榭,你知道武汉市第一座江南园林在哪?是堤角公园哟!武汉人谈起堤角,即使没有烟雨小巷的景致联想,但一定会有甩开腮帮子啃牛骨头的记忆。
上有古田,下有堤角,老武汉人沿着这两个点在心中画了个圈,便是对汉口区域的定义。随着城市的发展,汉口的边界早已向外延展,承载着百年历史的堤角与古田片一样,近几年日新月异,焕发无限生机。
堤角是张公堤与长江的接合处
堤角位于武汉市城区东北大门。北临后湖、新荣村、幸福垸的汉黄路、解放大道等道路,南至京广铁路、沿江大道,西接丹水池、百步亭,东到堤边路、京广铁路与谌家矶隔河相望。
堤角的地名源于清代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汉口修筑的一道挡水大堤,武汉人亲切地称为“张公堤”,由于此地是堤与长江的接合处,故名“堤角”。
堤角算得上老武汉人的一处休闲之地。那里有武汉最大的花鸟市场——武汉堤角花鸟宠物大世界。人们闲暇之余,喜欢在那儿赏花弄草,观鸟喂鱼,或是品品古玩字画。偌大的堤角公园里处处流露古风古韵,江南风情,是附近人锻炼休闲的好去处。
最带劲的,就是堤角的牛骨头,肉质紧实,麻辣鲜香,戴上一次性手套,放开一切束缚,就这样粗犷而富有市井气息的吃法,将武汉人的豪放性格演绎得淋漓尽致。
上有古田,下有堤角
武汉有一句顺口溜妇孺皆知——“上有古田,下有肉联”,“肉联”指的是哪?就是堤角!
在堤角,曾经崛起武汉最大肉联厂,闻名武汉半个世纪之久。见证当时区域的喧闹与繁华,也见证城市辉煌。
一条解放大道,一端连接古田,一端连接堤角,一上一下,一南一北,这就是老武汉人心目中对汉口的圈定。
如今,城市的发展早已突破这两边的边线。古田向东西湖迅速扩延,张公堤破堤如箭在弦。但“上有古田,下有堤角”的烙印其实深深打在城市的发展建设中。
曾经,为限制主城区无序扩张,武汉市特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形成1+6格局。该格局是指1个主城+6个新城组群。主城区以三环线以内地区为主。主城区是城市核心,将以“两江四岸”的核心区域和王家墩商务区共同构成中央活动区,作为现代服务业集中区。6个新城组群是指在远城区范围内,紧挨着中心城区,沿阳逻、豹澥、纸坊、常福、吴家山、盘龙城等轴向建起的新城。6个新城组群将成相对独立、配套完善的功能新区。6个远城区各集中规划建设一座中等城市规模的新城。
在武汉市城市地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出,三环线在画圆时,基本就是以古田与堤角为线。曾经,三环线是城市“边界线”,如今,它是城市的“分界线”。
堤角发展与古田相似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古田或许有古田的味道,但因为相同区域定义,堤角的发展速度与古田有些类似。
近几年来,古田处于大规模城建和旧城改造之中。随着宜家的进驻,众多开发商将目光锁定在了古田片区。红星美凯龙、宜家、山姆会员店陆续进驻,古田正以其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成熟的配套吸引众多大牌房企驻足。
在人们重新定义一个新古田的同时,堤角也正在酝酿新生。伴随着产业快速崛起和人口加速流入,依托于优越的区位、交通、产业和生态资源优势,武汉已成功将光谷打造成首个具有标杆意义的产城融合样本。那么,下一个产城融合的标杆将在何处?地处汉口科技新城规划内的新堤角片区值得期待。
汉口科技新城位于武汉主城区东北,紧靠城市三环线,东、北隔府河与黄陂武湖、滠口相邻,西与后湖、堤角、丹水池相接,南临长江,与天兴洲及青山隔江相望,是目前汉口北部唯一一块尚未大规模开发的地区。新堤角是规划建设中的汉口科技新城“头站”,未来将成为下一个产城融合标杆。目前,统建、佰昌先后进驻堤角,在此开疆拓土。未来,新堤角将以东解放大道的全新面貌出现在武汉置业者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