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是情感的宠儿
2016-08-18 12:09:00 来源:武汉晨报

北京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丁嘉耕谈书法(六)

丁嘉耕书法收藏热线:15810795975、13810512429、010-83900182、010-63355080

书法创作,不仅仅写古人法帖中我们所能见到的世界,还需写我们心灵中所感受到的世界。毕加索有句名言“我不是画猫的本身,我画它的微笑”。猫的本身多么单调乏味,猫的微笑却是可以画出千变万化的艺术感受。写心灵的情感,在中国并不陌生,所谓“胸有成竹”、“心中要有千山万壑”。“胸中之竹”和“心中的千山万壑”都是心灵之物,都是情感之物。古代的西方艺术家大都注重写实,在“形”上做文章,很难成就大业。到了20世纪这一百年,西方艺术家为什么创造了那么多的重要流派,产生了那么多的艺术大师,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追求到了表现心灵的感受,展示情感的世界,而不是一味地强调形似、强调客观世界的再现,而是重在表现艺术家内心的主观世界。

书法创作蕴含着巨大的情感力量,说不清也道不明,表现空间具有很大的弹性。有时拿起毛笔,一个个字,飞絮般地以各种形态飘散在我的脑际。有时像不明飞行物,呼啸而来,闪着奇特的光芒,变换着各种形态,让你有一丝恐惧,满腔惊喜。

书法作品是书法家心灵的构置件。书法意境的创造带有书法家浓重的感情色彩。只有在作品中倾注感情,点画线条才有生命力,才能流美传神,才能架起作者与欣赏者之间的感情桥梁。

意境是书法的灵魂,感情是意境的灵魂。只有用吟诗作词、放声高歌的昂扬激情,让情感掀起波涛,撞击心灵,涌向笔端,才能创作出外形润美,内寓刚劲、意境超逸的作品。绵延数千年的中国书法,正因为情随人异,情随地异,才有了千种风流,万般意境,书苑才出现了波诡云谲、变幻莫测的笔墨品类和千古流芳的翰墨丰碑。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