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歼20首秀看科技创新
2016-11-03 06:09:00 来源:武汉晨报

自从珠海航展首日震撼首秀后,歼20就成为网络热词,网友们激动不已,在网上发起各种讨论,为国家空军的重大进步点赞。

实际上,中国不光光是军事领域,在众多高精尖领域,中国正展示出越来越强的科技创新实力,可以说是硕果累累。

远的不说,光是今年以来,C919首飞、中国“天眼”(世界最大的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开启、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升空、“海斗号”下潜万米……中国每个科技新突破都会引发全球瞩目。从基础科学的突破到高端技术的研发,从地上到天上,中国科技整体能力持续提升,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

科技进步让网友们狂喜,可很多网友不知道的是,这些炫目的科技项目背后,是中国众多科技工作者默默耕耘、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结果,甚至很多项目都是在遭遇国外技术封锁条件下独立完成的。

中国空军重器——预警机,本来和以色列已达成项目合作,但中途遭遇某个大国临时叫停和技术封锁后,中国科研人员从头做起,埋头苦干,终于玉成。

近日,央视纪录片《超级工程》也讲了一个小故事。超大直径盾构机,一直被世界上少数几家制造工厂垄断着。南京纬三路隧道工程,本来计划引进外国产品,但是外商要价7亿元,还不还价,用两台的话,就得14亿。最后,中国人咬咬牙,决定自己干,最终只用了5个亿就设计制造出“天和一号”盾构机。而这个成就的背后,是四五十个设计者、7000张设计图纸的超大工作量。

预警机和盾构机的研发事例说明,我们不仅节省了大笔资金,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关键设备和技术上从此不再受制于人,更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带动一批相关行业的发展。科技创新也不是赔本生意,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更重要的是,科技创新,关键时刻,还是要靠自己人。

总编室评论员

用好奇心打量世界

淡定萌叔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