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恺凝)昨从华中人才“春风行动”招聘会上获悉,200余家企业带来近万个岗位。记者在现场看到,招聘岗位设计管理、营销、文员、普工、技工等。其中对一线操作工的需求最大,动辄需招四五十人,在招聘年龄上也普遍放宽至45周岁,还有单位设定的最大录用年龄为50岁。
“年轻人流失率太大,难得招呼。”一家将上限年龄定在50岁的企业招聘人员说,如今不比以前,安心在车间当一线操作工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干了两三个月招呼都不打就走的人比比皆是。像他们这种生产高精尖设备的单位,对员工技能的要求特别高,需要熟手,好不容易培训出来了,留不住又得招人,无形中增加了招聘成本。尤其是车工、钳工,不怕年纪大,就怕技术不到位。
多数企业将上限年龄定在45周岁。一家在汉口的生产企业负责人说,单位今年将上限年龄延长了5岁。如果不是考虑到要上夜班,担心年龄太大了身体受不了,他们宁愿招“花甲”也不愿意招小年轻。“反正留不住,招了也白招。”
记者在现场转了一圈发现,制造、生产企业普遍提供“五险”等劳动保障,薪酬水平集中在2500元—3500元之间,像汽修、钳工、车工等专业技能岗位薪酬开到了4000元—5000元。不仅薪酬透明,住宿条件也不错,多数是四人间,空调、洗衣机、热水器等都有,连wifi也作为福利标明。尽管如此,多数年轻求职者依然青睐管理、营销、文员等看起来“体面”的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