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 会钻牛角尖
2016-03-14 14:21:00 来源:武汉晚报

本报记者周蕾

人在群体中为啥会走极端

恐怖主义为什么在全世界蔓延?为什么会发生激进的群体事件?互联网上为什么充斥着极端的言论?人们为什么疯狂地投资房地产或股市直到泡沫破灭……

《极端的人群》作者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畅销书作家凯斯·R桑斯坦,通过对众多社会学、心理学实验与案例的整理分析,提出了上述问题的答案:许多时候,一群人最终考虑和做的事情是群体的成员在单独的情况下绝不会考虑和做的;当人们身处由持相同观点的人组成的群体当中的时候,信息的交流佐证并加强了彼此的观点,他们因而更有可能走极端;当这种群体中出现指挥群体成员做什么、让群体成员承担某些社会角色的权威人物的时候,很坏的事情就可能发生;互联网就像一个巨大的回音室,充斥着志趣相投的人们组成的小群体,正在成为极端思想与活动的滋生地。

群体与社会自我隔离、人的从众心理、对权威的服从、社会流瀑效应、群体思维的特征等社会心理因素都是群体走向极端的推手。群体极化的现象可能发生在任何机构中:宗教组织、公司董事会、投资俱乐部以及政府部门。

这对我们了解社会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心理机制很有启发。

我们都很极端

不只是那个砍自己手指的小男孩会走极端,我们貌似平常其实也都有极端的一面。

《耳证人五十种性格》是英国作家卡内蒂一部短小精悍的人物特写集,用讽刺的笔触刻画了五十种极端的性格。全书充满了漫画式的夸张反讽与诗意般的机敏,尽显人性深处的荒谬、执拗。1981年因其作品具有“广阔的视野、丰富的思想和艺术力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下面从五十种极端性格里选取的几个,你看,根本就是我们自己。

瞎子——他有个照相机,他到哪儿,哪儿就有它。他走路如同睡觉,他什么都还没看见就给什么拍照。他为照相机去周游世界,他为了照相机去捕捉。他说,这儿我到过,同时指点着它,如果不能指点着它,他就不知道到过哪儿。

家当阿姨——家当阿姨喜欢把一切紧紧拥有在一起,她希望能鸟瞰她所拥有的东西。她对待钱既小心翼翼又温柔体贴,她顶多花去十分之一而其余的则加以照管。她给她的钱东西吃,免得它死掉。只要她吃上一口,她的钱就总是能分到一样小东西。

早话家伙——早话家伙说话像空榛子一样从他嘴里掉出来。它们很轻,因为是空的,不过却多得很。早话家伙不说任何经过考虑的话,他在这之前就说。不是他心满溢而是舌尖满溢。他说什么也无关紧要,只要是他最先开始说就行。

耳证人——耳证人过来,站住,悄悄地挤缩到角落里去。他知道所有有东西可听的场所,他把听来的好好放进袋里而且什么也不忘记。那会儿,一切现代化的器械都是多余的,他的耳朵比任何器械都来得既良好又踏实,没有任何事受到删除,也没有任何事受到掩护,谎言,粗话,咒骂,甚至他听不懂的话,他全部准确地记住,当人要这些的时候,他就毫不变更地把它提供出来。

西方“弑父”中国忠孝

苏州小孩被父亲骂了拿刀砍自己,希腊神话中的人杀父。俄狄浦斯怎么也逃脱不掉弑父的悲剧命运。西方人认为,一个孩子只能“杀”了父亲才能成人。

《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一书写的1793年英国使者马戛尔尼到访中国。作者佩雷菲特从世界史的角度,将此次出使作为东方与西方的首次撞击来考察。

马戛尔尼看到东西方巨大的差异,他认为,中国人不会长大成人。在忠孝作为必须遵守的集体品行和礼仪的情况下,怎么可能“杀”父呢?这种对皇帝和祖辈的崇拜,共同构成一种尽善尽美的父权主义。

他认为,那时的中国人都犯有一种与排外主义以及拒绝新鲜事物混成一体的精神幼稚症。“中国人口众多,由于惰性和讲究实际的缘故,本能地敌视外国人。这些外国人来华向中国人建议变革,而中国人自己不觉得有什么必要”。禁止自己做任何可能使祖先不快的事,这就等于拒绝新事物。

二百年前,大英帝国以给乾隆祝寿为名,向中国派出了马戛尔尼勋爵率领的庞大使团,英国此举意图同清政府谈判以改善两国的贸易,而中国方面由于文化背景与政治观念不同,认为英国因仰慕中华文明才遣使臣远涉重洋为皇上祝寿的。

这场聋子之对话尚未开始就注定失败了。学术界争论已久的马戛尔尼觐见乾隆皇帝时是否下跪的问题,并不单纯是一场礼仪之争,而是两种文明的撞击,具有深刻的象征。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