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国门,把中国故事讲到国外去 改革开放让世界看到崭新的中国
2018-11-26 08:41:00 来源: 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记者徐佳与老记者余熙(右) 长江日报记者郭良朔 摄


  2018年11月14日,余熙同乌拉圭大使一行在家中畅聊 长江日报记者郭良朔 摄
  1991年8月,长江日报记者余熙首出国门,在瑞士举办个人画展和演讲会。在当时,出国还是件稀罕事,新华社、参考消息都发了报道。
  同年11月,余熙结束3个月的采访和交流活动回到武汉,在长江日报上连续一周刊发专栏文章《走向阿尔卑斯山》,介绍此次欧洲之行的见闻感悟,让读者通过文字看到了外面的世界,拉近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随着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27年间,余熙在国外演讲中国故事200余场,足迹遍及70余个国家。
  今天,出国不再是难事,中国与世界的相互了解也在加深。余熙说:“现在出国,外国人与我谈论的是中国的高铁、航母以及航天领域的发展,改革开放让世界看到了一个崭新的中国。”
  回访
  “都什么年代了,外国人对中国的认识还停留在清朝”
  余熙对自己第一次出国的印象十分深刻。1991年,在瑞士奥尔滕市,余熙主讲了人生首场海外文化交流演讲《今日中国的文化艺术》,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的窗户,受到当地人民的欢迎。
  初抵瑞士的他发现,瑞士人对现代中国陌生、疏离,甚至存有不少误解和偏见。有外国人问余熙,“中国男人是不是留着长长的辫子?中国的女人是不是还裹着小脚?”
  这些问题让他觉得荒唐,也倍感焦虑,“都什么年代了,外国人对中国的认识还停留在清朝”。于是他主动提出举办“中国的社会与文化”主题演讲。两个小时的演讲,引来瑞士多家媒体报道。
  来自海内外的积极反响让余熙感到,国际社会太需要了解真实的中国,中国人也太需要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1991年11月,余熙开始在长江日报开辟专栏《走向阿尔卑斯山》,以文字为媒,让读者近距离感知欧洲。在专栏里,他介绍了在莫斯科红场邂逅知名服装设计师皮尔卡丹,描绘了欧洲花园的绿化环境,介绍了他眼中的瑞士苏黎世大学,用自己的亲身体验为国内读者打开了世界之窗。
  伴手礼
  从茶叶折扇变为U盘
  改革开放与全球化迎面相遇,给每个中国人的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开放的大门一旦敞开,就不可能再关上了,只会越开越大。
  余熙回忆,改革开放初期,能够出国的人极少,很多人对于出国的程序和途径极不了解,当时国家也尚未推行大规模出境旅游。那个年代,能够出国的情况,大多集中在公派。
  短短几十年间,出国已经从奢侈品变成许多中国人习以为常的事,用余熙的话说,“现在出国就像上街一样,常见又方便”。欧洲度蜜月、日本看樱花、泰国海岛游……伴随我国对外开放步伐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中国人走出国门看精彩世界。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蓬勃发展,2017年达到1.3亿人次,中国成为世界上最为重要的客源输出国。
  中国在变,世界也在变。
  刚出国进行公共外交,余熙选择的伴手礼是茶叶、折扇等颇具中国文化特色的物件,改革开放40年后的今天,外国友人不仅对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表示认同,更加关注的是中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个角色。现在出国前,他照例会问外国友人喜欢什么伴手礼,“他们提得最多的,是要我多带一些U盘去,在国外,U盘很贵又不经用,而中国的U盘物美价廉,现在成为我带得最多的伴手礼。”余熙说。
  除了U盘,外国人也开始关注中国的科技发展。余熙笑谈,“不知道以后欧洲人会不会叫我带国产手机去”。
  中国故事人人可讲
  中国日益富强起来,讲出的道理,也更受重视。自瑞士之行起,余熙开始探索以公共外交途径,在世界各国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此前,在世界舞台上鲜少听到中国故事,而余熙“借船渡海”,运用西方媒体讲中国故事:1995年,他一连5天用德文在德国主流媒体《日报》推出5个整版的长篇通讯和图片《中国人在不莱梅》,真实报道旅德华人生存状态,帮助德国读者了解中国文化;2002年,他在法国采访60多位文化名人,在法国媒体开辟专栏,并出版《约会巴黎》等中法文版纪实文学作品和画集5部。
  出身记者的余熙十分关注各国主流媒体对中国的评价。2014年,余熙在美国匹兹堡、芝加哥和旧金山分别做过三次演讲,针对美国某些主流媒体涉华负面舆情进行澄清。演讲的第二天,美国20多家媒体进行报道,而且把余熙对武汉城市建设发展的介绍,做了很清晰的表达。
  近年来,以余熙为代表的长江日报人,不断探索把中国故事讲到国外的新路径:2015年,三派记者赴日寻访祈愿旌旗,并在东京举办中日民间友好交往演讲会;2014年,穿越中蒙俄三国,重走中俄万里茶道,展开这条“世纪动脉”上的东西方交流历史;2013年,以“武汉上空的鹰”为主体,走进俄罗斯,寻访还原武汉保卫战中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的生平事迹。
  随着越来越多人走出国门,文化交流与传播将更加频密,人人都是中国故事的讲述者,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原稿刊登
  走向阿尔卑斯山


  一、 踏出国门即遇险
  今年六月下旬,我乘上北京至莫斯科的国际列车,开始了横跨欧亚大陆的旅行。列车刚出满洲里,便不断地受到苏联“列车倒爷、倒婆”们的骚扰。几乎每停靠一个站,就有一拨拨的“倒爷”上车,他们顺着每一个包厢搜寻,似乎对旅客所带的一切东西都感兴趣。我穿的夹克、牛仔裤、“奇安特”旅游鞋、戴的“飞亚达”手表、甚至插在衣兜里的钢笔,都无数次的被“倒爷”们缠着要买去。有的年轻“倒婆”干脆就坐在我们的床边,伸手拿起放在茶几上的浓缩荔枝汁等饮料往嘴里灌,直到腻得“哇哇”叫才罢休。他们用来以物易物的多是笨重的照相机、望远镜、苏联军服、国旗和纪念章等。一次,“倒爷”离去后,我蓦地发现脱放在床下的新鞋不翼而飞,便赶紧追上那家伙,从他挎包里拿了出来。此后,我们包厢4个人作出决定:“本厢谢绝‘倒爷’、‘倒婆’光顾!”并将俄文字样的纸条贴于厢门,谁知仅太平了半天,纸条就被一“倒爷”撕掉了,他振振有词地说,“列车是国家的,你们不能拒绝我们来!”
  7月1日上午,我在莫斯科红场一侧的一家银行兑换卢布后,出门发现两名苏联汉子尾随而来。在一僻静的林荫道上,两人将我左右夹住,佯称要我拿美元用黑市比价和他们兑换卢布。我边拒绝边往前走,一个家伙喋喋不休地缠着我,另一家伙趁我不备突然从上衣口袋掏出一支钢笔状喷枪,对着我的眼睛“嘶嘶”就是两下,这液体是刺激性极强的药水。所幸我个头较高,且戴有眼镜,液体并未能进入眼内。我愤怒斥责两歹徒,他们只得悻悻逃去。
  7月3日,我乘火车在德国旅行。车上旅客极少,我坐的那间头等包厢,整日只我一人。车到曼海姆站,上来一彪形大汉,他走进我的包厢后,便将门帘拉得严严实实。我正疑惑之时,此人突然从怀里掏出一把手枪,放在手掌上摆弄着。
  我凭直觉判断他可能想持枪抢劫,或有别的不良动机。此时,他将弹夹盒卸下,退出10发金黄色的子弹,然后把枪递给了我。我懵了,他这才对我说:“这枪质量非常好,也很轻便,你出200德国马克买了吧。”
  哦,原来是个违法卖枪者。我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忙不迭地请他赶紧把枪收起来:“我不想买,对不起。”
  长江日报记者余熙
  原载《长江日报》1991年11月9日
  记者手记
  改革开放成果渗透生活
  与余熙老师的采访,约在了他的家中。一走进余熙的家中,我就被满屋的各国纪念品所吸引。余熙介绍,这些挂件和陈设,都是从各国的大街小巷“淘”来的,如果不是改革开放,他也看不到世界各地缤纷多彩的文化。
  谈及改革开放,余熙老师渐渐打开了话匣子,用他的亲身经历为我讲述了他眼中的改革开放40年。
  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融入到世界中,中国人的生活圈也拓展到了全世界。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国外的优质产品,如日本的马桶盖、德国的刀具,中国人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已经覆盖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是用的,吃的喝的,比如瑞士巧克力、日本饼干、法国红酒,全世界的美食都可以通过电商购买到。
  结束了与余熙的采访,我询问身边朋友,改革开放对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朋友一时不知从何说起。我换了一个问法,你今年出国了几次,现在出国方便吗?他们十分统一地点点头。我身边一同长大的朋友现在几乎都出过国,并不觉得出国很麻烦或是复杂,他们有常用且喜爱的进口产品,也会向外国朋友推介中国产品。
  作为90后的年轻人,或许对改革开放的转折没有亲身体会,但从个人成长来看,个人的每一步发展,都与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
  长江日报记者徐佳
  【编辑:叶子】
  (作者:徐佳)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