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成绩比我好的同学都在培优,我成绩没他们好是不是就是因为我没有培优?我是不是应该也去培优?一名初三学生因为自己没培优而焦虑不已,主动寻求帮助。本期《你问我答》邀请卓刀泉中学和平校区专职心理健康教师王晓军,讲述帮助这名学生摆脱内心的焦虑,有效提升学习成绩的做法。
培还是不培,这是一种选择焦虑。我在对该同学进行心理辅导时,首先分析了培优的好处:培优最让家长和同学们看好的就是能够提高成绩,在外面报班无非是提前学习校内课本知识,等到校内上课时就相当复习,多学几次熟能生巧可能会考得更好。
但培优也有弊端,我和这位同学一起总结了几点:初三学生课业负担本来就重,培优加重学习负担,导致有些同学课内马虎、课外认真;还有学生因为在培优班早就学过,上课就不听讲,反而养成很坏的听课习惯;校内外相同的知识反复学,有些学生产生厌倦心理;更有可能因为培优课填满了课外时间,导致学生没有时间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没有机会学习管理自己的时间,于是升入高中后反而会因为缺乏学习自主性而掉队落后。
由此看来,培优并不是百分百有效。我再请该同学结合自己的状况,想想到底报还是不报。该同学思考后表示,自己完成校内学习任务后所余时间已不多,如果去培优将会打乱仗。不如自己科学规划时间,踏实做好预习、复习环节,上课认真听讲,也能达到不错的效果。
这次心理咨询结束后一个多月,我收到这个学生的好消息:初三四月调考中,他在全校排第24名,比之前进步了40多名。
学生主动求助的行为非常值得鼓励。该学生自我成长的需求强烈,求助意识强烈,这也是他后来成绩提升明显的重要因素之一。心理咨询不过是帮他看清了培优的利弊,认识了自己的状态,重新找回了自信,下定决心最后该怎么做。
值得一提的是,该学生成绩的提升跟家长的配合也有关系,他爸爸很民主,尊重孩子不培优的决定。很多家长强行逼孩子去培优,认为是为了孩子好,殊不知让孩子疲于应付,打乱学习节奏。家长如能先引导孩子看清自己的需求,相信孩子会有自己正确的选择,因为多数孩子都是在乎自己分数的。记者谯玲玲